<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成人本科英語教育

    成人本科英語教育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26 09:50: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成人本科英語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成人本科英語教育

    篇(1)

    論文摘要:測試對教與學有極大的反撥作用。本文通過分析問卷調查成人教育學位英語考試反撥作用收集到的反饋信息及數據來探討了其對成人學生學習產生的反撥作用。文章指出應當正確處理教學與測試的關系,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 引言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授予工作是成人教育水平質量的標志。成人教育學士學位授予率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但從我院近幾年成人教育的學位授予情況來看,學位英語合格率是影響成人教育學生獲得學士學位授予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成人英語教育水平質量是每一位成人英語教育者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 

     “反撥作用”是指語言測試對教學和學習所產生的影響(hughes 1989),這種作用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alderson & wall (1993)對語言測試的反撥作用進行了比較全面深入的探討,并提出了15個反撥作用假設。bachman &palmer認為,對考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參加考試的體驗或備考的體驗;二是對其考試成績所提供的反饋;三是根據其考試成績所作出的決定(1996:31).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研究成人學位英語考試對成人學生學習英語產生的反撥作用,以期對成人英語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鑒。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alderson & wall 提出的15個反撥作用假設和bachman &palmer認為對考生的影響主要體現的三個方面為基礎制定了調查問卷。200份問卷以隨機的形式發放給貴州大學繼續教育學院07級、08級本科學生,收回有效問卷187份,占發放率的93.5%。 

     

    三、 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將收回的有效問卷進行數據收集后輸入計算機,用spss15.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分析調查結果表明成人教育學位英語考試對學生學習的態度、目標、方法等方面產生了正面反撥作用和負面反撥作用。 

    1. 正面反撥作用 

    首先,這一大規模的考試使學生開始重視英語學習。被調查的學生中有55%的學生認為學位英語考試是促進自己學好成人大學英語的主要因素,因為,他們想取得學位英語合格證進而獲得學位。其次,有53%的學生認為考試還激發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課余學習熱情,花不少時間和精力自覺地鉆研有關考試的書籍。 

    2. 負面反撥作用 

    首先,60%的學生認為學位英語考試無助于素質教育。考試的內容和評分標準客觀上導致學生應試學習現象的產生,并導致學習目標或學習范圍越發狹隘。尤其到考前,全副精力集中于大做模擬題,搞考前復習、強化訓練。這不僅影響到了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也沖擊著了學生英語后續學習。其次,調查結果表明59%的學生認為通過了學位英語考試并不能完全反映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水平。學位英語考試作為一種大規模的標準化考試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會猜會蒙也有幸運通過考試的。再者,58%的學生認為英語學習是一種負擔。他們覺得學習英語就是為了考試,毫無樂趣可言,也沒有提高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并且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工作聯系較少。最后,61%的學生課余學習活動還較為單一。因為成人學位英語考試不考聽力,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是做練習題。 

    四、討論 

     

    通過本次調查以下幾點值得我們討論: 

    1.應當正確處理教學與測試的關系。測試只是檢驗促進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手段,是教學系統中的一個環節。成人的學習是一種業余學習、在職學習,他們的學習受社會的干擾很大。因此,筆者認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永恒的主題。教師應提高課堂講課藝術,提高學生語言和交際能力,指導學生學會閱讀策略,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實際語言能力也只有提高了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生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再者,教師應指導學生課余學習活動呈多樣化比如聽英語廣播看錄像和電視節目讀英語報刊等,這不僅提高了他們通過考試的能力也有助于鞏固他們的語言基本技能。 

    2.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成人學生的年齡相差較大,并且他們的文化教育水平、工作環境、學習動機等個體差異明顯,使得成人學習者群體結構具有復雜性。而動機是第二語言學習中最有影響的學習者個體差異因素之一。brown (1987)根據學習動機的原因,把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受內部因素的支配和推動,如興趣,求知欲;外在動機受外部因素的約束,如學習外語是為了取得高分,或為了拿到一張文憑、證書等。根據學習動機的長遠性,動機還可分為近景動機和遠景動機。遠景動機是為了達到一個長遠的目標,它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近景動機是學習活動與結果相聯系的一種學習動機,它起作用的時間短暫而不穩定,具有較大的情境性。因此,成人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針對成人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制定培養目標,擬定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案,加強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和樹立遠景動機,引導學生擴大語言信息,盡可能創造性地使用所學知識,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持其持久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其應用英語的能力。 

     

    五、結束語 

     

    成人高等教育直接擔負著培養數以千萬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的重任。成人英語教育必須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成人教育的規律,結合成人的特點,找準成人教育的定位,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學士學位授予質量奠定基礎。應加強成人學位英語對教學的正面反撥作用,使其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優點,克服其對教學的負面作用,使測試與教學的互動關系良性循環。 

     

    篇(2)

    1.英語基礎薄弱藝術類高考大多數高校不設英語最低線的要求已經成了很多考生“躍出龍門”的一條捷徑,特別是那些高中階段文化課考試不突出的學生。2005年5月,作者對安徽工程科技學院藝術設計系的2004級新生的入學成績作了調查。他們入學成績大部分在60-50分,最高分111分,最低分24分,平均分52.65分,只達到了總分(150分)的35%。而其他專業的本科生入學成績平均分為90.46。可見其英語水平和普通本科生具有顯著差異,是沒有可比性的,有必要將兩者作為不同的教育對象來實施教學。

    2.學生投入不足:學習水平差造成藝術類學生目前英語成績較差的原因很多,作者對安徽工程科技學院的8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04級藝術類學生,涉及裝潢、工業設計、動畫、服裝設計等四個專業,調查內容包括學習經歷、教材因素、學習投入、學習動機、課業負擔等方面。共發放試卷80份,收回有效卷75份。調查結果表明:中斷英語學習一年的為35人占47%,沒有中斷過的僅為18人,占24%,這大大出乎作者的意料,經過調查得知,現在很多高中在高二階段開始分文、理、藝術班,一般文、理均被認為高考希望不大的才轉入藝術班,由于時間緊,很多同學原來也沒有藝術課基礎,所以高三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專業課學習上。另外學生對英語的投入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大部分同學在英語上花的時間很少,不足3小時的占76%,43%的學生認為主要是因為專業課任務太重,33%的學生則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自學能力。

    3.教材陳舊,手段單調作者所在學校藝術類學生2004年以前所用的起點教材為上外出版社的《大學英語》精讀第一冊(從1988年開始使用該教材)。這和其他本科生的教材是一樣的,不同之處在于學時、學期安排不同。一般本科生要求兩年內要修完一到四冊書,并要求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每周7個課時(含聽力);而藝術類學生只需修完兩冊書(第一、二冊),每周平均五個學時,沒有聽力課,不要求通過全國四級考試,只要求參加學校組織的學期考試即可。這種教材,在內容安排,課程設計上更重視讀寫和學生的語篇能力。這對于藝術類學生來說難度太高了,而且教材在文章的選材上過于陳舊,單調。在課堂上我們大部分教師仍沿用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是知識的來源和傳輸者,而學生只是知識被動的接受者。在課程設計,教學安排,課堂組織,任務設置等方面,學生不能參與進來,喪失了自主性。這樣師生之間缺乏信息的溝通,壓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造成教與學之間的矛盾。學生抱怨教材太難,老師上課沒勁,而老師也埋怨學生不參與,水平太差。作者調查中發現,學生對目前教學的滿意度非常低,一點不滿意的為38人占51%。

    4.學校、社會期望值高至2005年,全國2000多所高校中有700多所開設了藝術類專業,2004年藝術類的招生已經突破了20萬,今年的藝考更是火熱。在這種背景下學校的要求和社會的期望值必然也會抬高。現在很多用人單位已經把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和應聘者的英語水平看作了一個重要指標。作者所在的安徽工程科技學院也對藝術類教學改革進行了嘗試:第一,教學時間由四學期增加到五學期;第二,課型安排在精讀課的基礎上第一次增開了聽力課;第三,教學內容由原來的兩冊(精讀1-2冊)增加到現在的六冊(預備1-2級,精讀1-4冊);第四,要求集體參加全國英語四級統考,并對通過率有一定的預期。但是這一良好的愿望與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形成巨大的反差和尖銳的矛盾。可見,藝術類學生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已經勢在必行,但是要成為一名好的教育者,必先要了解受教育的對象。藝術是人類創造的美,藝術類學生一般更賦有創造力和表現力,在英語學習方面也必然會有不同的特點。

    二、藝術類學生的特點

    1.思維活躍、有個性“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受藝術思維特征的影響一般更習慣于直覺和形象思維,更富于情緒、情感和想象,往往喜歡追求浪漫情調和美感”。藝術類學生更喜歡發散性的思維和思想的自由性,如在對“你喜歡英語的原因”調查中,有15人(75個樣本中有50人承認喜歡英語)選擇了“可以聽英文歌曲,了解英美文化”,有10個人選擇“可以去國外旅游”。藝術類學生喜歡在服飾、發型、生活用品、日常言行等方面都與眾不同,也更富想象力和創造力。如在學校每年的元旦、國慶等聯歡活動中,藝術系的組織和活動質量都被廣大師生認可。

    2.年齡特征藝術類學生特別是前幾年的藝術類學生平均年齡都要大于一般的本科生。有很多是高中畢業又參加藝術類考試的,也有已經復讀或工作了幾年。在語言習得中年齡是一個重要因素,成年學習者往往受社會環境的種種約束,有很強的歸納能力,在語法學習方面更有優勢等。因此藝術類學生更加成人化的特點和更豐富的社會經歷應該引起關注。

    3.專業特征“藝術是一種語言體系,一定程度上可以不依賴于其他輔助手段而進行交流”,藝術強調事物的直觀性和視覺、聽覺等感官沖擊力。這與語言更加注重語義、情景、和人的內在情感有所不同。表現形式的差異必然會在認知上也有所不同。另外藝術類專業的評價特征也與英語學習不同。往往藝術注重的是創新和美感,語言更加側重規則和信息互動。

    三、提升英語水準的對策

    1.培養正確的語言觀語言是進行交際的手段和工具,是文化的載體和傳播媒介,在這點上語言和藝術有著共性。藝術類學生應該看到藝術的交流最終不能離開語言,隨著社會交往的深入和國家開放程度的增強,具備相應的外語知識是時代對藝術家們新的要求。而語言也是一種藝術,從音律、結構、內涵等方面都可以引發人類美的共鳴。因此,那種認為藝術類學生天生學不好英語或藝術類學生不用學英語的觀點是錯誤的。幸運的是很多學生(67%)在調查中表示了對英語感興趣。

    2.重視材料的輸入和輸出Krashen在關于二語習得的監控模型中提出了著名的“輸入假說”理論。Krashen認為學習者接觸到足夠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是第二語言習得的關鍵。Krashen將“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定義為“i+1”,“i”是學習者當前的語言知識狀態,“1”就是當前狀態和下一階段語言狀態的間隔距離(DianeLarsen-Freeman&MichaelH.Long,2000)因此,在外語教學中要重視語言的輸入,讓學生接觸更多更真實的語言材料,同時這些材料難度要略微高出學生學習時的當前水平。這樣,選擇合適的教材就尤為關鍵。可是就筆者了解,目前還沒有一本專門針對藝術類學生的大學英語教材。筆者所在學校從2004年開始采用上外出版社的《大學英語》預備級,個人認為比較符合藝術類學生中的中等偏上學生,可以作為教材的選擇之一,但也期望教材編寫者和英語教師能推出更多高質量的藝術類英語教材。重視語言輸入并非要放棄語言輸出,有意義的語言輸出對語言習得同樣重要。教師在提供語言輸入素材的同時也要創造條件讓學生不斷嘗試去使用語言,并分析語言中的隱性信號,以便及時對教學作出調整。

    3.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實施教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明確提出“應大量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推進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英語教學”。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自身構建了現實并按自己的經驗來解釋和賦予它意義,知識的獲得是學習者與外部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學習的實質是主動的建構,“是一個積極主動的構建過程,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根據先前認知結構主動地和有選擇地知覺外在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主導作用,幫助學生進行意義構建,為學生創造構建知識意義的學習環境,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學習環境的設計”和“自主學習策略的設計”上。多媒體環境中,教師的角色應由傳統的課堂主宰者、指示者、專家、權威變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監督者、協商者、和情感的支持者。藝術類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更適合將多媒體和網絡引入課堂。多媒體可以減少教師的主控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更大的空間還給學生。同時教師可以通過現代的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系統實現師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協作以及人機的互動。“建構主義與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者個體與群體之間進行協商式討論和交流互動式的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計算機輔助下的協作學習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加真實、有效、和低焦慮狀態的學習環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兴市| 榆中县| 岑溪市| 靖远县| 定边县| 南乐县| 洛川县| 边坝县| 得荣县| 盐边县| 淅川县| 鹤壁市| 辽宁省| 平谷区| 虞城县| 民丰县| 五常市| 秭归县| 澎湖县| 天津市| 明水县| 黄龙县| 荔波县| 永德县| 连山| 安岳县| 松江区| 偏关县| 海丰县| 鲁山县| 宁明县| 玉田县| 湘潭市| 沙雅县| 任丘市| 金坛市| 敦煌市| 萨迦县| 泸溪县| 南岸区| 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