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高校教師職業(yè)幸福感提升策略

    高校教師職業(yè)幸福感提升策略

    時間:2022-12-02 09:23: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高校教師職業(yè)幸福感提升策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高校教師職業(yè)幸福感提升策略

    當前高校教師由于職業(yè)幸福感缺失引發(fā)的心理健康問題、職業(yè)倦怠問題已經(jīng)十分普遍,甚至還會引發(fā)影響惡劣的師德師風問題。如何提升高校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已經(jīng)成為高校發(fā)展不得不面臨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將對高校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的現(xiàn)狀和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從心理資本的視角出發(fā),提出可以提升高校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策略,為高校的教師培養(yǎng)和師德師風建設提供依據(jù)。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吉林省某高校教師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抽樣的方法,發(fā)放調查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77份,問卷有效率77%。

    2.研究方法

    采用“高校教師職業(yè)幸福感”問卷和Luthans的心理資本問卷,已有研究顯示兩個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采用SPSS軟件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二、研究結果

    1.高校教師職業(yè)幸福感基本狀況

    高校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平均分數(shù)較高,但是極大值和極小值之間得分差異明顯,可見高校教師的職業(yè)幸福之間存在差異。

    2.高校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影響因素

    本文研究了性別、年齡、教齡、職稱等對高校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影響。結果顯示,高校教師職業(yè)幸福感在性別上沒有明顯差異,其中職稱、職務、崗位類型、收入情況對職業(yè)幸福感影響較大,年齡和婚姻狀況等對于職業(yè)幸福感的個別維度有影響。具體如下:1代表教齡1~5年;2代表教齡6~10年;3代表教齡11~15年;4代表教齡16~20年。高校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在教齡上顯示出較大差異,整體來說教齡較短的教師幸福感水平更高。3.高校教師的心理資本與職業(yè)幸福感的關系高校教師心理資本對幸福感回歸顯著,心理資本可以正向預測幸福感得分的49.3%。心理資本得分每提高1標準差,則預測幸福感會對應提高0.702標準差。也就是說,提升心理資本能夠有效提升高校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

    三、討論

    1.高校教師職業(yè)幸福感在職務上的差異

    在本次調查中,職務是對高校教師幸福感影響最大的因素,整體來說,高校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在職稱上呈現(xiàn)出U型狀態(tài),也就是處級和科員的幸福感要高于科級。筆者通過訪談對科級教師職業(yè)幸福感低的原因進行總結:一是因為工作任務繁重導致壓力較大;二是薪資待遇不符合期望導致的失望心理;三是上升空間受到限制導致的焦慮情緒。

    2.高校教師職業(yè)幸福感在教齡上的差異

    本次調查中,剛入職的教師幸福感較高,尤其是在人際關系維度上,這是因為新入職教師的年齡相對較小,未婚居多,與單位同事的人際交往上更加開放和自由。教齡在16~20年的教師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都比較大,身體方面出現(xiàn)問題,在身心健康上的幸福感較低。

    3.高校教師職業(yè)幸福感在職稱和崗位上的差異

    本次調查中高校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在職稱上也呈現(xiàn)出U型。科研、教學崗位的教師在薪資待遇和工作成就的幸福感顯著高于行政、教輔崗位的教師。筆者在訪談中了解到行政、教輔崗位的教師認為自己的工作價值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付出的努力與薪資、晉升等方面的回報不相匹配,這一點在輔導員被試中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

    四、基于心理資本視角提升高校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策略

    本研究顯示,高校教師心理資本對幸福感回歸顯著,也就是說教師心理資本對其工作幸福感的提升起一定作用,這與于兆良等人的研究結論相吻合。基于以上研究結果,筆者從教師心理資本的視角出發(fā),提出提升高校教師幸福感的策略。

    1.幫助教師取得進步,提升自我效能感

    教師自我效能感是教師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觀判斷,是教師自主發(fā)展的重要內在動力。高校要關注初級職稱和較低職務的教師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為年輕教師提供機會展示自身的優(yōu)勢,不把對自身能力的評價局限于職稱和職務,從多個維度獲得成就感。同時為教師提供教育培訓機會,促進教師專業(yè)、業(yè)務精進,使其在工作中獲得更多正向反饋。

    2.指導教師明確目標,建立合理的希望

    “希望由目標、動力思維和路徑思維三者有機組合而成。個體職業(yè)目標越明確,動力思維越強,其目標路徑也會越清晰。”學校要向教師闡明辦學發(fā)展方向,引導教師將個人的發(fā)展與國家發(fā)展和學校發(fā)展相結合,通過生涯規(guī)劃指導和心理指導等方式幫助教師明確職業(yè)目標。學校要制定合理的職稱、職務評聘制度,通過各種激勵政策提高教師的希望感。

    3.提供教師心理服務,培養(yǎng)樂觀心態(tài)

    “教師樂觀的心態(tài)指教師以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及教育環(huán)境中的學生,相信自己的能力與價值,努力發(fā)展自身潛能,坦然面對各種挑戰(zhàn)與困難,悅納學生也悅納自己。”目前高校基本都設置了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有平臺和資源,定期開展教師心理沙龍、團體心理輔導等,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培養(yǎng)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4.開展教師拓展訓練,增強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是指當一個人身處逆境和被問題困擾時,能夠持之以恒,迅速復原并超越以取得成功的能力。已有研究顯示,能夠提高心理韌性。高校要經(jīng)常開展教師體育鍛煉活動,提升教師身體素質和耐受力。加強教師的人文關懷,優(yōu)化教師的生存狀態(tài),通過增強教師的安全感來提升克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以提升其心理韌性。

    [參考文獻]

    [1]于兆良,孫武斌,史海波.心理資本對高校教師隊伍穩(wěn)定性的影響[J].高校教育管理,2013(2).

    [2]王永固,李全林.積極心理學視域下職校心理教師心理資本探析與提升策略[J].教育現(xiàn)代化,2020(1).

    [3]拾景欣.教師樂觀心態(tài)在教學中的作用與培養(yǎng)探析—以秘書學專業(yè)為例[J].教育觀察,2017,6(23).

    [4]石艷華,劉少鋒.大學生積極心理資本與安全感的相關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5(6).

    [5]宋秀麗,楊漠,王曉平.不同體育鍛煉項目對大學生心理韌性的影響[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16(5).

    作者:肖夏 單位:長春理工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溪县| 昆山市| 仪征市| 历史| 峨边| 兴国县| 磐石市| 五华县| 大石桥市| 安徽省| 昌吉市| 新安县| 黄平县| 肇源县| 阳新县| 花莲市| 文安县| 阳高县| 秀山| 乐都县| 错那县| 嘉峪关市| 临武县| 红原县| 抚顺县| 呼伦贝尔市| 义乌市| 神木县| 开封县| 汉源县| 木兰县| 林州市| 兴山县| 双柏县| 定日县| 合阳县| 邛崃市| 来宾市| 隆回县| 阿荣旗| 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