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國際標準刊號?ISSN:2222-3959,電子期刊的國際標準刊號:2227-4898。
創刊時間:2008年
出版周期:Monthly
出版語言:English
國際簡稱:INT J OPHTHALMOL-CHI
研究方向:OPHTHALMOLOGY
期刊定位與內容:
國際眼科學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是一本由Press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出版的學術刊物,主要報道OPHTHALMOLOGY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本刊已入選來源期刊,該刊創刊于2008年,出版周期Monthly。
《國際眼科學雜志》發表專家撰寫的簡短易懂的評論,重點介紹眼科學的最新關鍵主題。每篇文章都是對該主題的最新、完整的總結,方便尚未深入研究的人閱讀。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IJO(英文版)是一份全球眼科科學出版物
也是一份同行評議的開放獲取期刊(印刷版 ISSN 2222-3959,在線版 ISSN 2227-4898)。
本期刊由中華醫學會西安分會主辦,并得到
WHO 和 ICO(國際眼科學理事會)的指導和支持。它已被 SCIE、PubMed、
PubMed-Central、Chemical Abstracts、Scopus、EMBASE 和 DOAJ 收錄。2017 年 IJO JCR 影響因子為 1.166。
IJO 成立于 2008 年,編輯部位于中國西安。它是一份月刊。一般科學
顧問包括 Hugh Taylor 教授(ICO 總裁); Bruce Spivey 教授(ICO 前任主席);
Mark Tso 教授(ICO 前副主席)和范代明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副院長)。
國際科學顧問包括 Serge Resnikoff 教授(世界衛生組織失明預防高級專家)、Chi-Chao Chan 教授(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和 Richard L Abbott 教授(AAO/PAAO 前主席)等。
名譽主編:謝立新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眼科學會名譽會長);Dennis Lam 教授(APAO 主席)和
李曉欣教授(中華眼科學會前主任委員)。
主編:胡秀文教授(IJO出版社社長)。
主編:惠延年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眼科研究所前所長)和
邱志杰教授(Journal of Ocular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創始主編)。
副主編包括:
王寧利教授(APAO候任主席);
王寧利教授姚柯(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
William Smiddy教授(美國Bascom Palmer眼科研究所);
Joel Schuman教授(美國大學眼科教授協會主席);
劉義志教授(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王玉生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眼科研究所所長);
程凌云教授(美國Shiley眼科中心眼科藥理學主任)。
IJO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英文投稿。主要包括原創文章和綜述文章,
既有基礎論文,也有臨床論文。
歡迎指導 歡迎投稿 歡迎引用
合作組織
國際眼科學會(ICO)、PubMed、PMC、美國眼科學會、亞太地區、湯森路透、查爾斯沃思集團、Crossref、Scopus、Publons、DOAJ 等。
出版周期與發文量:
該雜志出版周期Monthly,每月發布一期。近年來,該期刊的年發文量約為262篇。
學術影響力:
2021-2022年最新版WOS分區等級:Q2,2023年發布的影響因子為1.9,CiteScore指數2.5,SJR指數0.521。本刊為開放獲取期刊。
Cite Score(2024年最新版)
- CiteScore:2.5
- SJR:0.521
- SNIP:0.637
學科類別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大類:Medicine 小類:Ophthalmology | Q2 | 65 / 137 |
52%
|
CiteScore:該指標由Elsevier于2016年提出,指期刊發表的單篇文章平均被引用次數。CiteScorer的計算方式是:例如,某期刊2022年CiteScore的計算方法是該期刊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發表的文章在2022年獲得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2019年、2020年和2021發表并收錄于Scopus中的文章數量總和。
聲明:本信息依據互聯網公開資料整理,若存在錯誤,請及時聯系我們及時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