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學術(shù)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八年級下冊英語點總結(jié)

    八年級下冊英語點總結(jié)精品(七篇)

    時間:2022-02-12 23:28: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八年級下冊英語點總結(jié)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八年級下冊英語點總結(jié)

    篇(1)

    關(guān)鍵詞:方法 能力 質(zhì)量 八年級 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200

    1 引言

    八年級是初中教學的承上啟下階段,既是對初一所學知識的總結(jié)與鞏固階段,也是為中考打牢基礎(chǔ),夯實知識體系的準備階段,這也給八年級英語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結(jié)合教學實踐,認為提高八年級英語課堂教學水平應該從注重方法、培養(yǎng)能力、提高質(zhì)量三個方面著手。

    2 新時期初中生學習特點分析

    新時代的初中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具有更多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個性需求,他們朝氣蓬勃,正處于生長與發(fā)育的關(guān)鍵階段,對知識的記憶力、吸納力和理解力不斷發(fā)展,對英語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儲備,正處在學習英語的黃金時期。另一方面,現(xiàn)代中學生的個性訴求更加強,在新知識經(jīng)濟時代,受網(wǎng)絡(luò)信息技術(shù)發(fā)展的影響,他們往往接觸電視、多媒體、手機等傳播媒介較早,知識體系更加完備,眼界更加開闊,已經(jīng)難以接受僵化的滿堂灌輸式課堂教學,希望能夠在寬松、愉快、彈性的課堂氛圍中,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和吸納。結(jié)合新時代初中生的特點,下文中,筆者將結(jié)合教學實例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3 注重課堂教學的方式與方法

    對中學英語教學來說,課堂教學大致可以分為課程導入、內(nèi)容展開、課文講解、課堂總結(jié)、課后練習和鞏固五個階段,好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克服生詞障礙、發(fā)掘?qū)W習興趣,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達到理想的效果。

    3.1 創(chuàng)設(shè)愉悅的課堂氛圍

    例如,在進行仁愛版八年級下冊Unit 5的Topic 3《Many things can affect our feelings》中,主要圍繞Michael的病情,培養(yǎng)學生對自身感情和態(tài)度的表達,以及在進行社會交往、就醫(yī)等環(huán)節(jié)的交流。經(jīng)過對教學目標的解析,結(jié)合八年級學生自尊心較強,對當眾發(fā)言存在羞怯心理,害怕出錯的心理,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shè)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多開流。

    為此,教師進行了以下教學設(shè)計。

    3.1.1 第一步:課程導入

    Teacher: Good morning, everyone! I will bring you a very sweet English song. I hope you like it and it can make you happy.

    (Then teacher plays the song)

    通過愉悅歡快的歌曲導入新課,成功活躍了課堂氛圍。

    3.1.2 第二步:進入新課教學

    Teacher: Do you feel happy when you are listening to the song?

    Students:Yes, We do.

    Teacher: But can you be happy all the time? If you failed in the exam, or if you are ill, can you still be happy?

    Students:No, we can’t.

    Teacher: In our daily life, there are many things can affect our feelings. And it is also the topic of our class.

    (Then lead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screen)

    在課堂氛圍的營造上,教師選擇了以音樂的形式導入,然后再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后,再順勢進入對課堂內(nèi)容的討論和學習。

    3.2 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應用

    多樣化教學方法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一種突破和有效彌補,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注入時代活力,利用當代中學生喜聞樂見的多樣化形式,如:QQ群、微博等,吸納更多的新鮮元素,拓寬中學生學習英語的途徑;此外,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多媒體課件和flas也成為課堂中有力的輔助工具,利用聲、光、色等立體化元素,豐富英語課堂,起到圖文并茂、淺顯易懂的作用。

    4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

    我國的教育制度改革中,著重提出并強調(diào)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能力的教學倡議,注重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散思維能力。在中考英語試題中也有體現(xiàn),八年級英語的教學一部分是對初一英語知識的回顧,另一部分就是為中考備考做準備。所以,應在課堂中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例如,在進行仁愛版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 3的Topic 1《Hobbies》的教學中,筆者為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提前布置了預習任務,讓學生們查字典熟悉單詞,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撰寫一段小文章,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并在課堂上組織了小組交流互動,讓同學們相互之間交流,進行角色表演,鼓勵學生們多開口、多模仿,教師再給予點評和分析。

    5 做好總結(jié)與歸納,提升學生的記憶質(zhì)量

    語言類科目學習的內(nèi)容可以概括為聽、說、讀、寫四個部分,對于八年級英語來說,幫助學生及時做好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和復習,掌握記憶的方式與技巧,對提升學生的記憶質(zhì)量有重要作用。

    教師可以幫助和鼓勵學生多總結(jié)與歸納單詞的記憶技巧、語法的理解技巧等,鼓勵學生們多總結(jié)和歸納,根據(jù)語言的規(guī)律來深入理解。例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5的單元復習課上,筆者結(jié)合詞匯和語法的學習目標,進行了重難點復習,并將其總結(jié)和歸納為以下幾部分:①單元中出現(xiàn)的所有表示人物感情與性格的形容詞,如:happy、excited、worried、angry、smart、cruel、cute、brave、disappointed等。②系表結(jié)構(gòu)的概念與常見的系動詞,如:be、become、get、turn、grow、feel、seem等。③ed形容詞與ing形容詞的區(qū)別。ed多表達“感到……的”、而ing多表達“令人……的”。④英語形容詞的比較級,并總結(jié)比較級的規(guī)則變化規(guī)律,以及一些不規(guī)則比較級的特例。

    6 結(jié)語

    英語的課堂教學是一門與時俱進的藝術(shù),“方法、能力、質(zhì)量”成為構(gòu)成高效課堂的三要素,教師應當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學習能力,提升記憶質(zhì)量,進而創(chuàng)設(shè)英語教學的魅力課堂。

    參考文獻:

    [1]陳傳光.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策略[J].基礎(chǔ)應用教育,2012,(2).

    [2]何建蘭.利用有效教學,讓初中英語教學更精彩[J].學周刊,2012,(4).

    篇(2)

    關(guān)鍵詞:五步三查;初二英語;聽說課

    一、什么是“五步三查”教學模式

    “五步三查”教學模式是全國教師培訓基地和中國名校共同體結(jié)合課程改革初遇到的問題,總結(jié)出一個推進課改普適性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其中“五步”主要指在課堂教學時,第一步,讓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第二步,包括對學和群學,對學指兩個具有相同學習程度的學生一起合作學習,群學指采用分組制的學習方法,進行小組內(nèi)學習;第三步,組內(nèi)匯報,讓每個成員向整個小組匯報自己學習情況;第四步,班內(nèi)大展示,每組由組長或全組成員在班級總結(jié)本組的學習情況及學習內(nèi)容,展示組內(nèi)成員對于學習目標的掌握程度;第五步,班內(nèi)進行達標測評,評出最優(yōu)小組。“三查”則指,教師在學生獨學時,對單個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監(jiān)督調(diào)查,在組內(nèi)小展示時,對小組內(nèi)學習情況的調(diào)查,以及最后的測評時,對全體學生學習情況的調(diào)查。

    二、初二英語聽說課的特點

    對初二英語聽的要求是:能夠聽懂接近自然語速、熟悉話題的簡單語段、識別主題,獲取主要信息;能聽懂簡單故事的簡單情節(jié)發(fā)展,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能聽懂廣播、電視等媒體中初級英語教學節(jié)目。對于說的要求是:能根據(jù)提示給出連貫的簡單指令;能引出話題并進行幾個話輪的交談;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或根據(jù)圖片用簡單的語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經(jīng)歷;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角色扮演等活動;能在上述口語活動中使用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根據(jù)課標要求,結(jié)合外研版八年級英語教材,探討“五步三查”教學模式在初二英語聽說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三、“五步三查”模式在初二英語聽說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獨學環(huán)節(jié):即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主要的活動是完成導學案中聽說課所需要的重點短語的英譯漢以及重點句型仿寫。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放在課前完成,亦可以在課堂上完成,目的是為聽說課的順利進行掃清語法詞匯障礙。對學、群學環(huán)節(jié):對學是指兩個具有相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合作學習,具體應用到聽說課上,對學環(huán)節(jié)進行了稍微調(diào)整,因為找到兩個相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很難把握,而且這樣分配容易出現(xiàn)分配不均的情況。因而,對學環(huán)節(jié)簡化為同桌之間的探討合作學習,常見的對學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在聽說課的對話練習中。比如,外研版八年級下冊module 8 unit1 activity 6 中,“Work in pair. Talk about a place of interest in your hometown.”在這個對話練習中,兩名學生分別扮演,學生A:來自別國的游客,學生B:給學生A介紹當?shù)鼐坝^的本地人。該練習中,教師可以給出提示以及可以使用的相關(guān)表達,來幫助對學活動的順利進行。群學指的是采用分組制的學習方法,進行小組學習。小組學習法在聽說課上的運用也比較多,比如分角色朗讀或者表演課文,以外研版八年級下冊module4 unit1為例,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以及基本語言點的基礎(chǔ)上,對課文進行分角色表演,比如“Work in groups,and act out a conversation between a doctor and a patient.學生A:醫(yī)生,學生B:家長,學生C:病人,學生D:護士。小組學生可以以課文為基礎(chǔ),加上自己的理解與演繹,來完成分角色表演。教師還可以安排小組合作需要討論的內(nèi)容。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課文主旨大意,段落匹配以及課本的圖片進行討論,這樣不但可以互幫互助,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小組成員交流自己不懂之處,并且共同解決問題,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彌補自身的知識缺陷。組內(nèi)學習匯報,即組內(nèi)小展示,這一步是讓每個小組的成員向整個小組各自匯報學習內(nèi)容的學習情況。比如,在完成課文框架表格或者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先獨立完成表格或者思維導圖,然后再向組員匯報自己的成果。以module7 unit1 為例,在聽后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根據(jù)課堂所學知識,完成如下思維框架,并且向組員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互相交流。

    班內(nèi)大展示,每個小組由組長或者指定一名成員在班級總結(jié)小組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內(nèi)容,展示組內(nèi)成員對于學習內(nèi)容的掌握程度。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由組長來完成,也可以是組員共同完成。例如,根據(jù)表格或者思維導圖來復述課文,或者小組一起到班級前面完成課本的表演。

    最后,進行達標測評。教師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以及重難點設(shè)計出課堂檢測的活動,以便檢測學生本節(jié)課的掌握情況,比如“complete the passage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words in the box”,教師隨時給予批改,評出最優(yōu)小組。一個合理完善的評價機制是“五步三查”教學模式,只有評價合理才能夠達到小組合作的真正目的。小組合作學習結(jié)束之后,教師不但及時對學生小組情況進行評價,而且要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多維評價。“三查”則指,教師在學生獨學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diào)查,即了解學生提前對本節(jié)課短語句子的預習情況,以便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進行。在組內(nèi)小展示時,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調(diào)查,保證每個組員都要參與展示,盡量兼顧整體。最后的測評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調(diào)查。同時,教師評價不但要關(guān)注整個小組的合作學習能力、態(tài)度等,還可以讓學生互評,小組成員之間互相評價等,確保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公平、客觀、全面的評價,這樣來激發(fā)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

    總而言之,在初二英語聽說課教學課堂上,采用“五步三查”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層次地挖掘英語學習材料,使學生擁有更加人性化的學習氛圍,并盡量加深學生對英語課的興趣。因此,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是當務之急,努力為我國初中英語教學體系的不斷完善添磚加瓦,以滿足我國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創(chuàng)新要求。

    篇(3)

    1. 學習內(nèi)容

    學習內(nèi)容即是一堂課里所要學習的教學資料上面所安排的內(nèi)容。《新目標》版的英語教材編排,每個單元都有它固定的框架,總體可分為三個部分:Section A、Section B和Self Check.八年級下冊及九年級全冊在原有的基礎(chǔ)之上添加了Reading(泛讀)這一部分。簡而言之便是“詞、句(視聽說)——語法(歸納)——閱讀——寫作”這樣的分布特點。所以在安排導學內(nèi)容時,可以按以下課時進行編排:Section A為兩課時,第一課時重點內(nèi)容為詞匯、短語、句型和語法的學習,第二課時為精讀與寫作。Section B比Section A少了語法部分,但因其內(nèi)容的深度跟廣度,也要分為兩課時。Self-check和后面的Reading(泛讀)則可以各劃分為一個課時。當然,這僅為參考。因為教師在確定教學內(nèi)容之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材內(nèi)容的增加或刪減。也可以根據(jù)教學的需要,適當調(diào)整教材內(nèi)容的順序。此外,還需考慮教學進度與課堂的容量。

    2. 導學目標

    導學目標為整篇學案的靈魂,它的確定應具體而明確,要讓學生明白學些什么,練些什么,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導學目標的重點需要突出強調(diào),讓學生一目了然。例如在Section A的第一課時里,我們往往會把目標制定為要求學生掌握在這一談論話題之下的詞匯與句型,并能夠自由使用這些知識,完成對應的練習,達到交際運用這一目標。同時也能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或是跟別人合作討論歸納總結(jié)出這一知識點中的語法現(xiàn)象。

    3. 導學過程

    導學過程為導學案的血肉,它最少應該包含指導預習、練習訓練和存在問題總結(jié)這三版塊。

    在編寫指導預習這一版塊中,教師編寫時要注意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為學習新內(nèi)容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要做到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設(shè)置認知沖突,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能夠順利引導學生進入新的學生情境,學習新的內(nèi)容。例如七年級下冊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第一課時的預習指導中,教師可以利用頭腦風暴,在指定時間讓學生回憶已經(jīng)學習過的動物名稱,讓他們按照回想的順序?qū)懴聛恚⑾胂霝槭裁磿羞@樣的順序安排,讓他們跟其他同學對比一下所寫到的名稱和順序,都有哪些不同,為什么。

    至于練習訓練,當然是針對教材中的內(nèi)容進行編寫,旨在對所學知識的訓練與鞏固。因此,要遵循以下原則:有可操作性、有強烈的針對性、有一定的趣味性、訓練題型要多元化、設(shè)計要多層次化、難度要有一定的梯度。

    在經(jīng)過預習的指導與練習的訓練之后,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就暴露無疑了。此時,問題總結(jié)這一版塊便起了作用。此處可要求學生將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困難和疑問做個全面的總結(jié),并將它們寫下來。這樣就有利于老師根據(jù)其存在問題,在教學中有的放矢,做到精講多練,向課堂要效率。

    4. 導學資源

    這一環(huán)節(jié)提供給學生的可以是一些拓展詞匯、相關(guān)句型、語法總結(jié)、背景知識等。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提供更加充足的學習資源,方便學生學習,節(jié)省他們寶貴的時間。如在學習八年級Unit 9 Reading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時,如果能給學生提供關(guān)于新加坡旅游的背景知識,學生讀起文章來一定會感覺簡單許多。又如在八年級Unit 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學習語法時,學生不可能根據(jù)簡單的五個句子,就能概括出直接引語如何轉(zhuǎn)化成間接引語具體方法,所以,他們需要一些額外的相關(guān)知識做為鋪墊。

    篇(4)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口語;對白;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8-0051-02

    任何語言只有在交際中才能有旺盛生命力和活力。運用對白,能使得學生在主動交流中發(fā)現(xiàn)問題,使得學生在相互討論中形成更為豐富的敏銳感知思維。利用對白來幫助學生主動對話,能使得學生在真正交流中積淀豐富的語言感知,形成更為深刻的理解。對白,能使得學生獲得更多的自由探究機會,能使得學生在主動交流中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一、引導學生與文本對白,找到問題

    學生與文本對白,能使得他們在找到自己存在問題的基礎(chǔ)上逆向思考,讓他們能夠從中激活思維靈感。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找出相關(guān)語言信息,能使得學生獲得更多的認知素材,讓他們在開闊視野的過程中積淀深厚的感知體驗。

    從文本中找出可對白的素材,能使得學生在主動拓展思維的過程中深化理解。例如,在譯林版八年級上冊Unit 1 Friends的“Reading Best friends”中,教師建議學生從文本中圍繞“The characters about best friends”和“What do we should learn from best friend?”挖掘相應的知識信息,讓學生能夠在找到helpful、humorous、generous等詞的基礎(chǔ)上,主動結(jié)合表達和內(nèi)容,從文章素材中摘錄相關(guān)的信息要點。同時,建議學生發(fā)揮想象,圍繞假如你是Betty、Max等人的朋友,并以朋友的身份主動從文本中查找相應的觀點。圍繞“What are you going to say with them?”,從中與文本里的人物進行對白,讓他們有更深刻的印象。

    注重文本中的精彩點,引導學生帶著質(zhì)疑和激情主動研讀素材,更能夠使得他們在主動對白的過程中找到問題和切入點。讓文本在被學生挖掘的過程中展示應有的活力,更能夠使得口語教學有豐富的生命活力。引導學生圍繞文本內(nèi)容主動查找問題,讓他們帶著質(zhì)疑的心態(tài)和文本中的人物、素材對白,能使得他們有更多的自我表達的機會和權(quán)利。

    二、鼓勵學生與同伴對白,增進了解

    讓學生在和同伴對話中相互了解和彼此學習,能使得他們在口語表達中有更多傾訴的對象。通過與同伴對白,能使得口語教學更有情境性和實踐性,更能夠使學生不再處于孤獨的狀態(tài),讓口語對話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常態(tài)。同伴對白,使得學生在博采眾長的過程中找到了學習的載體。

    讓學生成為課堂口語交流的主角,更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和思維。例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6 International charities的“Reading A 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的閱讀引導中,教師給學生留下了這樣的話題: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interview?Which information do you get from the article? 讓他們能夠運用同桌對話的方式進行交流和強化理解感知。結(jié)合學生在同伴對白中的表現(xiàn),教師鼓勵學生圍繞“What do we should learn from ORBIS doctor?”進行共同探讀,讓他們能夠在總結(jié)歸納的過程中形成一致的看法,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學習精神。通過同伴對白,使得學生在相互增進了解的基礎(chǔ)上形成更為深刻的感知與積累。

    圍繞同伴對白交流需要,突出問題的設(shè)計和引導,讓學生有針對性地發(fā)現(xiàn)學習認知重點,使得口語表達交際更有拓展性和廣度。關(guān)注學生在同伴對白中的意見和不同,多給他們自我歸納的方法,讓他們能夠針對自己的理解感知主動調(diào)整策略方法,并有針對性地梳理相應的知識體系。按照學生不同對白的需要,建議他們嘗試以不同的表達形式主動對話,讓他們有更多自我探學的機會和權(quán)利。

    三、引導學生與組員對白,探討方法

    在群體交流中找到對白的切入點,能使得學生有了更多共同探究話題,讓他們在彼此協(xié)作交流中增強理解感知。小組內(nèi)的對白,能使得學生在更為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主動探解問題,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有效的破解問題和對策。

    關(guān)注學生的整體理解感知,多嘗試對話交流來豐富認知感悟,能使得學生在彼此探究中掌握語言表達運用的規(guī)范。如在八年級上冊Unit 5 Wild animals的“Reading A Giant pandas”的口語教學中,我結(jié)合學生對大熊貓了解不多的特征,建議他們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giant panda?”和“The value of wild giant panda”等問題提出相應的觀點,讓他們在各抒己見的過程中找到更多豐富的語言素材。在此基礎(chǔ)上,建議學生圍繞“What do we should do for wild giant panda?”和“How do you introduce growth of giant pandas?”等問題進行組內(nèi)對白,讓他們在彼此溝通交流過程中找到相應的表達思維方法,能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

    圍繞課程教學要點,多給學生提供相關(guān)的話題,能使得英語口語表達更有目標性。設(shè)計的話題應在凸顯多樣性和層次性的基礎(chǔ)上,多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要求主動選擇話題進行互動交流。圍繞小組成員的不同意見和建議,鼓勵他們就各自的意見和觀點主動提出相應的方法,幫助他們在深入交流中相互學習表達方法,以豐富自己的理解感知思維。

    四、支持學生與家長對白,共同推進

    延伸英語口語教學過程,讓學生在隨時隨地的交流中獲得靈感,更利于口語教學的深入推進。鼓勵學生主動和家長溝通,引導他們將自己的心里話主動說給家長聽,更能使得口語教學在不斷拓展延伸的過程中找到切入點,利于激起學生主動表達的強烈愿望。

    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相應的導說話題,引導學生將英語課程學習感知體驗主動與家長分享,更能夠豐富教學過程。例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5 Good manners的“Reading When in Rome”教學后,為了幫助學生能準確理解“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的含義,教師建議學生圍繞“Tell the strange greets in the world for your parents”和“Ask your parents to say something about greet”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能夠在講述自己課堂所獲的同時,能請家長傳授有關(guān)問候的禮儀常識,讓學生能真正在學以致用的過程中提高綜合運用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與家長溝通,不僅能使英語教學的觸角有效延伸至家庭生活,還能使學生在主動表達過程中增強學習成就感和樂趣。

    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和想法主動和家長溝通,能使得口語教學更富有情境和趣味,交流更加順暢自然,更能夠有效突破被動機械式的學習模式。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相應的提示話題,引導學生針對課程學習內(nèi)容主動修補完善,幫助他們在主動對話過程中總結(jié)概括。根據(jù)學生與家長的溝通情況,多主動與家長溝通,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學生在課余的口語表達情況,及時調(diào)整相應的教學策略。

    五、結(jié)束語

    總之,利用對白來活化認知感悟,讓學生在主動表達交流中增強感知體驗,能使得他們開闊視野和思維,便于他們在主動實踐運用中提高綜合運用能力。同時,運用多樣化的對白方式來活化表達教學過程,能使學生有主動表達嘗試的機會,更利于他們在互動交流中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劉明.構(gòu)建課堂語言環(huán)境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04).

    篇(5)

    教學實踐中,學生英語成績經(jīng)常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到八年級下冊尤為明顯。許多研究顯示,導致兩極分化出現(xiàn)的關(guān)鍵原因之一是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方面沒有過關(guān)。本文主要是通過如何呈現(xiàn)詞匯以及如何鞏固詞匯,結(jié)合具體課堂實例來探討一些詞匯教學有效策略。

    【關(guān)鍵詞】

    八年級英語;兩極分化;詞匯教學策略

    英語詞匯作為語言符號的一種形式,是音、形、義結(jié)合的聯(lián)合體。同時詞匯的學習離不開特定語境和一定的文化背景。如果學生孤立地背單詞,記憶負擔會加重,同時運用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筆者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取、儲存、復現(xiàn)和使用信息的方法。它既可以是內(nèi)隱的規(guī)則系統(tǒng),也可以是外顯的操作程序。但毋庸置疑,學習策略的使用無疑能提高教師教授詞匯以及學生學習詞匯的效率。本文結(jié)合課堂實例,主要涉及學習策略在詞匯呈現(xiàn)和詞匯鞏固方面的具體運用。

    一、詞匯呈現(xiàn)時花繁葉茂追求眼球效應

    1.使用直觀手段,喚起學生興趣。

    我們處于“眼球經(jīng)濟”的社會,只有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B.Spolsky指出第二語言習得的動力因素包括態(tài)度、意愿和努力是語言學習不可或缺的部分。圖片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直觀,它拉近了文本和讀者的距離,降低了詞匯的難度。但是如果太多的圖片信息出現(xiàn),就會出現(xiàn)削弱語言的作用。因此在處理圖片、實物教具、錄音等直觀手段的時候,牢記直觀手段是為了文本教學服務。

    2.建立小組合作,鼓勵學生參與。

    小組合作活動旨在通過交互活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它強調(diào)人際交往對學生的認知能力發(fā)展的促進作用,促使學生在課業(yè)、個人成長、學習策略及社會交往技巧得到發(fā)展。(Nunan,1992)。小組活動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人人參與、主動思考和積極表現(xiàn)等精神。通過小組合作活動,學生的進取意識、創(chuàng)造意識和競爭意識都能較好的得到強化。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小組合作活動開展地成功,能活躍課堂氣氛、鍛煉學生參與、提高學生團隊意識以及增強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然而,如果開展得不好,則往往只是幾個英語成績好、性格外向的學生在控制發(fā)言權(quán)。課堂觀察:在教師布置完任務后,各小組都積極投入到小組討論中,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在教師終止小組合作活動后,各小組都能推薦小組代表發(fā)言。但如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發(fā)言者要么是小組長要么就是英語底子好的那么幾個同學。后進生根本沒有足夠的表達機會,即使有機會發(fā)言,也并非是自己思考所得。

    3.巧設(shè)教學情境,拉近學生距離。

    情境教學旨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相對真實的語言情景,學生更愿意去接受與他們生活想貼近的課堂。在呈現(xiàn)詞匯時,如果這個詞匯恰好符合某個同學的特征,將這個詞匯造句或者提問題,學生便會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在課堂上如果呈現(xiàn)詞匯時能用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話題來呈現(xiàn),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二、詞匯鞏固時葉落歸根夯實詞匯運用

    詞匯呈現(xiàn)時需要輔以許多手段或者說方法,或吸引學生注意力;或提供給學生交流機會;或創(chuàng)設(shè)出真實情景,來掃除詞匯上的障礙。然而光有單詞的呈現(xiàn),沒有進一步鞏固,短時記憶中的詞匯也很快會被淡忘掉。有人說,鞏固詞匯很簡單,只需要背誦詞匯就大功告成。筆者認為:鞏固詞匯需要大量甚至反復背誦。但如何掌握好詞匯的數(shù)量以及反復的次數(shù)也是值得大家商榷的話題。畢竟八年級學生不僅僅是學英語一門功課,而硬逼著學生背詞匯,學生也會有逆反心理。那么如何科學地采用策略來鞏固單詞就是本文需要探討的另一個重要主題。

    1.科學記憶,與遺忘做斗爭。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guī)律的先快后慢,如不抓緊在遺忘之前及時鞏固,那么遺忘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要學會科學地利用學生的零散時間,見縫插針地進行單詞記憶。

    2.廣泛閱讀,與詞窮做斗爭。

    詞匯量擴大有利于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反之,大量閱讀文章有助于詞匯的復現(xiàn),讓學生對詞匯有熟悉感。研究表明,只有經(jīng)過5-16次的復現(xiàn),詞匯才能真正被掌握和使用。那么閱讀文章浩如煙海,應如何選材是至關(guān)重要的。筆者認為選擇的閱讀文本應具備以下條件:①話題相同,有歸屬感。②生詞不多,有操控感。③貼近生活,有親切感。大量地閱讀淺顯易懂的文章,學生尤其是后進生就能找到閱讀的樂趣,也能消除閱讀的恐懼感。一旦學生大量閱讀與話題相關(guān)的文章,單詞的復現(xiàn)率就能明顯提升,那么單詞的掌握與使用程度便會事半功倍。

    三、總結(jié)和反思

    其實,筆者通過呈現(xiàn)詞匯時直觀手段的運用、合作小組的交流、生活情境的導入;通過鞏固詞匯時適度游戲、科學記憶和廣泛閱讀來彌補一部分因為死記硬背英語詞匯帶來的厭倦感,但完全替代是不可能的。畢竟,背誦也是快速記憶的方法之一。同時,筆者在詞匯教學的課堂小組活動交流中存在一些困惑:毋庸置疑,小組合作活動對詞匯教學的有效開展是有非常大的益處,小組合作開展過程中管理問題,對一線教師還是有不少的挑戰(zhàn)。

    作者:伍信芳 單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於潛第二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1]Nunan,D.(1992).Languageteachingmethodology.Sydney:Prentice-Hall.

    [2]B.Spolsky(1995)LanguageTestinginTheModernLanguageJournal.

    篇(6)

    關(guān)鍵詞:Go for it;新課程改革;教材整合

    21世紀初,中國的基礎(chǔ)教育領(lǐng)域發(fā)生了一場深刻的變革。在這場變革中,教材改革成為其中的亮點之一。隨著新課改的到來和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2012年秋季,江西省統(tǒng)一使用了人教版新標準初中英語教材《Go for it!》。很多教師認為這是一套非常好的教材,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同時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在學生基礎(chǔ)較差的班級,教材的部分材料內(nèi)容偏難,教學時間緊迫,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質(zhì)量不理想。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之下,我認為對教材進行整合,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刪減和補充,是解決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好方法。

    教材的整合在實際運用中應以發(fā)展性、科學性、趣味性、靈活性和開放性為原則。教師在整合教材前,首先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整合教材的方法也有很多。

    一、整合不同年級教材內(nèi)容

    將七級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整合,應該更多的適用于中考復習階段。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很多教師都是采取從七到九年級逐一復習課本的方式,這樣的教學耗時耗力,還割斷了一些相同話題單元間的連貫性。教師在復習的過程中可以以“話題”為單元。例如,復習“food and drink”話題時,可以將七年級上冊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七年級下冊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和八年級上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結(jié)合起來,以食物為連接,復習相關(guān)的語言知識。

    二、整合不同單元內(nèi)容

    同一教材,不同單元內(nèi)容的整合其實是單元之間的順序調(diào)整。可依據(jù)學生的興趣和認知特點及教學需要對各單元的順序進行調(diào)整。例如,考慮到多數(shù)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新教材往往把一個學習內(nèi)容(如一個語法現(xiàn)象)分散在幾個單元或幾冊書里進行教學。教師可以把某些知點提前進行講授。例如,在八年級上冊教學中,教師可以將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和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結(jié)合起來,講述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

    三、整合同一單元內(nèi)容

    1.做加法

    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一個單元的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整合。如,七年級上冊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中,在Grammar Focus部分中教材只列舉了一般疑問句,但學生必須要掌握到兩種人稱的各種句式,所以在這部分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增補這部分內(nèi)容。

    2.做減法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時會遇到教學內(nèi)容不易操作,這個時候教師可作適當刪改。例如,八年級上冊Unit 4 1b中,要求學生填寫一些影院的名稱,意義不是特別大,教師可以對題目進行刪減或更改,設(shè)置一些新的題目,針對形容詞最高級的一些單詞來填寫。

    3.順序調(diào)整

    調(diào)整教材內(nèi)容或活動順序,使之更適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如,我們教Section A 1b和 1c時,往往顛倒順序,讓學生充分練習句型后,再聽1b效果更好。

    四、花樣處理同一單元某一內(nèi)容

    《Go for it!》每一個單元分為Section A和Section B兩個部分,A部分以聽說為主,B部分以讀寫為主。尤其是最新版的教材,增加的寫的部分。教材內(nèi)容豐富多彩,這也需要我們教師在處理教學內(nèi)容上方式得當,豐富教學形式,讓學生在運用中感受語言,再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習得語言,從而達到鞏固和強化語法知識的目的。例如,Book 1 Unit 9 section A 2a,可在聽力之后,鼓勵學生把聽力改編成敘述性的小短文,尤其是改成以第三人稱單數(shù)做主語。因為很多初學者在主語是第三人稱情況下動詞后忘加s或es,這樣學生在練習聽力之余還可以強化一般現(xiàn)在時的表達能力。

    篇(7)

    摘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沒有成為我在教學中的絆腳石,反而為我的教學增加許多樂趣,成為我的英語課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我覺得法制教育不是英語課堂的負擔,而是課堂中不可缺少的調(diào)味品。我不刻意讓學生讀法律書籍,看法律專題,我只會在關(guān)鍵時刻借用法律知識完善我的課堂。英語學科滲透法制教育讓我收獲不少,它使我的英語課堂變得更加多姿多彩,讓我的學生學習興趣更加濃厚,熱情更加高漲。最重要的是,它造就了遵紀守法的孩子們,幫助他們鑄就美好人生。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法制教育收獲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我曾懷疑過,也曾擔心過它是否會影響和阻礙我的正常教學,但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它不但沒有成為教學的絆腳石,反而為我的教學增加許多樂趣,成為我的英語課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下面簡單陳述我的一些做法,供同行們參考。

    一、打好球,讓法制教育服務于教材

    在教學中,我同樣遵循學科教學的規(guī)律,依據(jù)英語課程的特點,努力尋找教材中的法制滲透點,對學生因勢利導,使英語課堂教學與法制教育相互融合,相互統(tǒng)一。教材中有許多圖文并茂的闡述,都在于強化青少年遵循學校、家庭秩序的意識。例如:

    1、在七年級上冊Unit1 My name is Gina. 的學習中,我讓學生自己取英文名,后來班上同名比較多,發(fā)生了爭論。我就讓他們展開討論:Why does he / she have the same name as me? 借機交給學生一些英語口語:He / She has the same given name as me ,but he / she has the different family name as me. 這些句子既增加了教材詞匯,又是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所以孩子們很愿意與我一起說英語。此時我給他們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規(guī)定:“公民享有姓名權(quán),有權(quán)決定、使用依照規(guī)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學生討論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我引領(lǐng)他們盡量多說一些英語口語,這個活動把我的課堂效果推向頂峰。

    2、在七年級下冊Unit12 Don’t eat in class.的學習中, 我讓學生學會用英語表達校紀班規(guī)的同時,讓他們親手制作英文標志牌,張貼在學校合適的地方。如:會議室:No smoking. (禁止吸煙);走廊:No spitting. (禁止吐痰), No littering. (禁止亂丟雜物);圖書館:Don’t speak loudly. /Please be quiet. (請不要大聲喧嘩。或請保持安靜。); 花壇:Keep off the grass. (勿踏草坪), Protect the plants. (保護花草樹木); 校園景點: Keep our school clean and tidy.(保持學校干凈整潔)等,讓學生自己隨時檢查、改變自己的一言一行。這個任務不但沒有增加學生負擔,反而激發(fā)了他們學英語的興趣。

    3、由于當前環(huán)境污染十分嚴重,我在教學七年級下冊Unit3動物類單詞時,讓學生紛紛表達了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當我們講到動物們各自的作用和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時,學生們竟發(fā)自肺腑地說:“All the animals are our friends. We should protect them forever. We can’t hurt and kill them. And we shall always keep the nature more beautiful.”還有一個學生竟出乎意料地說:“ I want to send my bird to the nature. Because that’s his home.”雖然稚嫩的語言卻道出了學生善良、美好的心靈,更強化了他們要更好地親近自然、保護動物的信心。此時我給他們介紹一些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guān)法律,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在教學八年級上冊Unit1談到未來的生活和九年級 Unit15 學習拯救海牛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時,我讓學生關(guān)注到污染、植樹等話題,并讓他們用這些話題寫英語小短文,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法制意識。同時讓學生覺得英語課堂并不完全是學語言,其中實際魅力無窮,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材中可以挖掘和利用的話題還有許多,我們只要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適時、適度,點點滴滴、持之以恒地加以滲透,就能有機地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智力發(fā)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爐。不但不影響教材內(nèi)容的正常教學,反而能讓其在課堂教學中很好地發(fā)揮作用。

    二、有效實現(xiàn)法制教育與學生實際生活的有機整合

    我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了解身邊的事,如教學八年級上冊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你多久鍛煉一次?)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你怎樣到校?) 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你的學校旅行怎樣?) 八年級下冊Unit 6 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你一直收集貝殼多久了?) 九年級上冊 Unit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未成年人應該被允許選擇自己的衣服。)這些話題時,由于都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guān),我在教學這些單元時都設(shè)計了與之相應的調(diào)查表,讓學生把豐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帶到課堂,融入我的英語課堂交流中。在進入對話的語言環(huán)境時,我設(shè)法讓同學們達到身臨其境的感覺,此時滲透法制便是錦上添花,為打造完美課堂做貢獻。在那一刻我覺得法制教育不是英語課堂的負擔,而是我的課堂不可缺少的調(diào)味品。

    三、充分利用課程資源,讓法律知識成為英語課堂的小幫手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一切有價值的課程資源,增加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你怎樣到校?)一課時,我在教學課件中插入交通事故視頻,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到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嚴重后果,此時的法制教育效果不言而喻,學生對話題相關(guān)英語語言的獲得也水到渠成。平時我還喜歡引導學生關(guān)注時事,要求他們每天觀看新聞聯(lián)播,閱讀報刊雜志。但我始終堅持:不為學法而讀書,只在書中習得法。我不刻意讓學生讀法律書籍,看法律專題,我只會在關(guān)鍵時刻借用法律知識完善我的課堂。

    四、法制教育延伸到課外活動,為英語課堂添磚加瓦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英語課堂法制教育的課外延伸,為了使學生樹立牢固的法制觀念,幫助學生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向持久性,穩(wěn)定性發(fā)展。我還組織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生動活潑的法制教育活動,讓學生勤于思考,敢說、敢錯、常悟、常反省、常總結(jié),如:在班上舉辦《Safety is first(安全第一)》英語手抄報展、“《交通法》在我心中”的主題班會、觀看法制教育動畫片、唱有關(guān)環(huán)保的歌曲《The signs in the park》、收集交通、環(huán)保方面的英文警句等,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英語知識,又不斷增強和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和法制觀念。

    五、當好楷模,為人師表,不愁學生學不好英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川| 原平市| 镇安县| 三门县| 含山县| 赤水市| 乐山市| 江孜县| 隆尧县| 汤原县| 江北区| 封开县| 景谷| 疏勒县| 泽普县| 吉水县| 土默特右旗| 多伦县| 盐边县| 顺昌县| 彭山县| 巍山| 合阳县| 广安市| 永昌县| 翁源县| 邵武市| 宁津县| 长宁区| 富民县| 自治县| 慈利县| 兴宁市| 兴化市| 高台县| 翼城县| 洱源县| 秦安县| 长武县| 金坛市|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