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生物學 > 植物科學學報 > 巨龍竹筍-幼竹期稈形發育的組織解剖學研究 【正文】

    巨龍竹筍-幼竹期稈形發育的組織解剖學研究

    郭曉娟; 陳凌娜; 楊漢奇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源昆蟲研究所; 昆明650233
    • 巨龍竹
    • 稈形
    • 石蠟切片
    • 維管束
    • 薄壁細胞

    摘要:巨龍竹( Dendrocalamus sinicus Chia et J. L. Sun)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木本叢生竹,其稈形分為通直型和彎曲型兩種變型。為了揭示巨龍竹不同稈形的組織結構特征,本文通過定點觀測0 ~ 49 d的巨龍竹筍和幼竹生長發育狀況,并采用石蠟切片技術對筍期0 ~ 45 d內樣品的組織結構進行比較解剖學研究。結果顯示:(1)巨龍竹在筍-幼竹(0 ~ 49 d)發育期,稈高生長呈“慢-快”的趨勢,21 ~ 35 d時彎曲型莖稈開始顯現,易于辨別;(2)5 ~ 30 d時,彎曲型莖稈中維管束的發育早于通直型;對比彎曲型莖稈內外兩側維管束,內側維管束導管內徑較小,但纖維鞘中的纖維細胞層數更多;(3)彎曲型莖稈中薄壁細胞的分化早于通直型,20 d后彎曲型莖稈中的薄壁細胞出現明顯的可被番紅-固綠染色的細胞核,并呈有規律的排列;彎曲型莖稈內側薄壁細胞稍小于外側薄壁細胞,但內側被染色細胞核的薄壁細胞多于外側。研究結果表明巨龍竹彎曲型莖稈性狀在筍期第21 ~ 35 d內即可通過莖稈形態判別,彎曲型莖稈中維管束的發育以及薄壁細胞分化均早于通直型莖稈,同一時期彎曲型莖稈內側細胞分裂較外側旺盛、維管束木質化程度更高。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文秘咨詢

    植物科學學報

    • 預計1-3個月 預計審稿周期
    • 1.22 影響因子
    • 科學 快捷分類
    • 雙月刊 出版周期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湖北省植物學會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大仙区| 兴和县| 景洪市| 马公市| 长宁区| 陇川县| 怀柔区| 周口市| 灌阳县| 磴口县| 北安市| 繁昌县| 林周县| 洪湖市| 顺平县| 济南市| 太仓市| 巴塘县| 龙里县| 宁强县| 万荣县| 海兴县| 淮北市| 凉城县| 隆化县| 财经| 龙门县| 新乡市| 徐汇区| 平昌县| 庆元县| 且末县| 焦作市| 澄江县| 临安市| 眉山市| 额尔古纳市| 赤水市| 三江| 东乡族自治县| 伊金霍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