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植物保護 > 植物保護 > 國外草地貪夜蛾化學防治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正文】

    國外草地貪夜蛾化學防治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崔麗; 芮昌輝; 李永平; 王芹芹; 楊代斌; 閆曉靜; 郭永旺; 袁會珠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北京100193;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北京100125
    • 草地貪夜蛾
    • 化學防治
    • 抗藥性機制
    • 種子處理
    • 霧滴粒徑

    摘要: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種適應性和遷徙能力很強的農業害蟲,并具有暴發為害的特點。幾十年來,化學防治一直是防治草地貪夜蛾的重要技術措施。20世紀80年代以前,美洲國家防治草地貪夜蛾以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為主;隨后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得到了廣泛使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美洲特別是美國推廣種植轉基因Bt玉米后,防治草地貪夜蛾殺蟲劑的用量顯著減少;近年來,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乙基多殺菌素、除蟲脲、虱螨脲、茚蟲威、氯蟲苯甲酰胺、氟苯蟲酰胺、溴氰蟲酰胺等一系列新型殺蟲劑品種在防治草地貪夜蛾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伴隨著不同種類殺蟲劑的使用,草地貪夜蛾對殺蟲劑抗性也相應地呈現出明顯的變化,20世紀80年代后,美洲的草地貪夜蛾先后對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產生了抗藥性,截至2017年,美洲地區的草地貪夜蛾至少對包括氨基甲酸酯類、有機磷類、擬除蟲菊酯類及Bt殺蟲蛋白等不同類型共29種殺蟲劑產生了抗藥性;2016年,采自北美洲波多黎各的草地貪夜蛾田間種群對雙酰胺類殺蟲劑氟苯蟲酰胺和氯蟲苯甲酰胺抗性倍數最高分別達500倍和160倍。草地貪夜蛾的抗藥性機制主要是解毒代謝增強和靶標基因突變。種子處理可以預防作物苗期草地貪夜蛾的為害,并且有利于天敵保護。霧滴粒徑不僅影響殺蟲劑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效果,還影響草地貪夜蛾對殺蟲劑抗藥性的發展,因此,防治田間草地貪夜蛾適宜采用細霧噴霧方式。使用得當,化學殺蟲劑可以與天敵和生物殺蟲劑協同增效防治草地貪夜蛾。航空施藥要和地面施藥聯合使用才能對玉米田嚴重發生的草地貪夜蛾達到好的防治效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明市| 益阳市| 博湖县| 牡丹江市| 宜君县| 嵊州市| 宁远县| 壤塘县| 肇庆市| 洛宁县| 黎川县| 临西县| 宜兰县| 龙山县| 临朐县| 普陀区| 开封市| 渭南市| 岢岚县| 贵定县| 博客| 芦溪县| 社旗县| 乐亭县| 台北市| 赤壁市| 兖州市| 仪陇县| 江达县| 黔西| 雷山县| 卫辉市| 汾阳市| 咸丰县| 泊头市| 封开县| 珲春市| 潮安县| 西贡区| 江阴市| 云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