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I > 政治軍事法律綜合 > 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村社區協商實踐創新的規范化與制度化研究——基于全國16個農村社區協商典型案例的分析 【正文】
摘要:農村社區協商是自我整合、自我治理、自我規則化的過程。它通過多種渠道和不同形式來構建農村社區利益表達機制、利益保障機制、利益實現機制,推動著農村社區治理形成有序秩序。通過對比全國16個農村社區協商典型案例,從協商時域、協商主體、協商動因、協商程序和協商結果等五個方面研究發現,農村社區協商實踐創新注重采取多種形式的協商方式與協商內容,保障公眾參與社區協商的拓展與深入。但與此同時,協商實踐的弱參與與主體代表性不統一、協商實踐趨向異化與程序設計規范化相違背、實踐創新的短周期與制度供給之間的不匹配、協商實踐創新形式化與效力可持續性相沖突等問題,則進一步困擾著農村社區協商進程,建立穩定的農村社區協商體系亟待制度與政策的保駕護航。為此,今后農村社區協商要通過制度安排保障協商時域發展的均衡性、協商主體參與的平等性、協商動因啟動的包容性、協商程序制定的規范性、協商結果達成的共識性。具體而言,農村社區協商實踐創新應當以地方發展實際為起點,推動協商程序設計規范化;以培育農民主體為基礎,引導利益訴求表達理性化;以制度權威重塑為重點,確保協商實踐成果共享化;以協商的法治化為保障,促進農村社區治理現代化,實現農村社區協商實踐創新的規范化與制度化。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