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醫藥衛生綜合 >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 基于網絡藥理學預測膈下逐瘀湯治療炎癥性腸病的作用機制 【正文】

    基于網絡藥理學預測膈下逐瘀湯治療炎癥性腸病的作用機制

    楊桃; 楊向東; 文建霞; 高思佳; 趙艷玲 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 四川成都610075; 成都肛腸專科醫院肛腸科; 四川成都610075; 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 四川成都611137;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藥學部; 北京100039
    • 膈下逐瘀湯
    • 炎癥性腸病
    • 網絡藥理學
    • 基因
    • 靶點

    摘要:目的:基于網絡藥理學方法,探討膈下逐瘀湯治療炎癥性腸病的作用機制。方法:借助中藥系統藥理學數據庫和分析平臺、中藥系統藥理學成分分析平臺數據庫,檢索膈下逐瘀湯中藥物的化學成分和作用靶點;通過UniProt、Malacards和PubMed等數據庫,查詢疾病靶點;運用Cytoscape 3.2.1軟件構建“成分-靶點”網絡,并通過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及基因本體(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探究其作用機制。結果:共篩選出257種藥物有效成分,39個生物學作用靶點,其中175個活性成分參與作用靶點的一級交互網絡構建。KEGG通路富集分析結果主要為腫瘤壞死因子信號通路、炎癥性腸病通路、Toll樣受體通路、破骨細胞分化通路及細胞因子-細胞因子受體通路;GO富集分析涉及的生物學過程作用主要為脂多糖應答、菌源性的分子識別、活性氧代謝過程、細胞對生物刺激反應及對腫瘤壞死因子應答反應等過程;分子功能主要為細胞因子受體結合、細胞因子活性、生長因子受體結合、蛋白磷酸酶結合及過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物學靶點主要富集在細胞間黏附分子-1、白細胞介素1β、腫瘤壞死因子α、轉化生長因子β1及白細胞介素6等。結論:膈下逐瘀湯可通過多成分、多靶點、多通路治療炎癥性腸病,其作用的物質基礎及機制仍需系統研究。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川县| 渭南市| 西昌市| 什邡市| 常山县| 清流县| 文昌市| 贡嘎县| 呼玛县| 鲁甸县| 开封市| 临高县| 二连浩特市| 宝应县| 霍林郭勒市| 肃南| 基隆市| 合川市| 望都县| 包头市| 中西区| 乌兰察布市| 永清县| 军事| 修文县| 定安县| 肃宁县| 泰和县| 开原市| 汤阴县| 清涧县| 吉首市| 册亨县| 蒙自县| 新兴县| 大方县| 云龙县| 林州市| 尼勒克县| 大渡口区| 平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