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農業基礎科學 > 中國獸醫學報 > 偽狂犬病病毒云南變異毒株的分離鑒定及gE、gD、gC、TK基因序列分析 【正文】
摘要:2013-2016年期間,從云南陸良、富源、尋甸及西雙版納規模豬場經Bartha-K61疫苗免疫豬群中發生流產的胎兒內臟組織病料中成功分離獲得4株偽狂犬病病毒流行毒株,分別命名為FY-YN-2014、LL-YN-2014、XSBN-YN-2015和XD-YN-2014株。經TCID50測定、動物致病性試驗、免疫保護試驗及gE、gD、gC、TK基因序列分析,結果顯示TCID50分別為10-6.083/100μL、10-5.75/100μL、10-6.583/100μL、10-6.5/100μL。采用Bartha-K61疫苗免疫過的經產母豬血清樣品對XSBN-YN-2015分離毒株進行微量病毒中和試驗,其結果顯示gB抗體陽性、gE抗體陰性的血清樣品的中和效價在1∶16~1∶32之間,用gB、gE抗體均為陽性的血清樣品時,其中和效價在1∶64~1∶128之間。4株分離毒株接種昆明小白鼠、家兔2~5 d后,均出現奇癢的典型偽狂犬病臨床癥狀。對健康非免疫斷奶仔豬進行攻毒,同樣出現偽狂犬病的典型發病癥狀,且能從腦及內臟組織中擴增出偽狂犬病病毒gE基因并成功回收分離到病毒株。在昆明小白鼠上的LD50分別是102.625 TCID50、102.875 TCID50、102.625 TCID50、102.5 TCID50。XSBN-YN-2015株在非免疫斷奶仔豬(偽狂犬病病毒gE、gB抗體陰性)測得的LD50=105.33 TCID50。XSBN分離毒株對免疫2次Bartha-K61疫苗的斷奶仔豬的攻擊試驗結果顯示,被攻擊仔豬均出現高熱、精神萎頓、厭食等臨床表現,但1周后均能耐過并逐漸康復,提示Bartha-K61疫苗株免疫豬只對當前流行的偽狂犬病病毒云南變異毒株的攻擊基本能夠提供100%保護。4株偽狂犬病病毒云南流行毒株與近年來國內報道的TJ、HeN1、NH1201等變異毒株的gE、gC、gD及TK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高度一致,同源性高達99%~100%,均分屬于同一進化樹分支,不過與早期的國內毒株SC、GDSH株,國外毒株Becker、Nia-1、CL15、Kaplan、Kolchis、Hercules、NIA3及疫苗株Bartha相比,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變異,也未分屬于同一進化分支,因此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