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生物學 > 中國生物工程 > 低聚磷酸鹽與次黃嘌呤偶合添加提高環(huán)磷酸腺苷發(fā)酵性能 【正文】

    低聚磷酸鹽與次黃嘌呤偶合添加提高環(huán)磷酸腺苷發(fā)酵性能

    陳寶峰; 李志剛; 張中華; 常景玲 河南科技學院生命科技學院; 新鄉(xiāng)453003; 現(xiàn)代生物育種河南省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新鄉(xiāng)453003
    • 環(huán)磷酸腺苷
    • 次黃嘌呤
    • 低聚磷酸鹽
    • 補救途徑

    摘要:環(huán)磷酸腺苷(cAMP)在微生物細胞內由ATP直接環(huán)化形成,而ATP的合成需要能量與前體的持續(xù)供應。通過添加次黃嘌呤激活補救途徑,促進了cAMP的合成,與對照批次相比生產效率提高了39. 1%,但發(fā)酵進行至51h產物不再生成,而且產量未能得到提高。偶合添加次黃嘌呤和2g/L-broth六聚偏磷酸鈉發(fā)酵批次的cAMP產量達到7. 24g/L,比單獨添加次黃嘌呤和六聚偏磷酸鈉的批次產量分別提高了125. 5%和93. 5%,生產效率也顯著提高,達到了0. 101g/(L·h)。六聚偏磷酸鈉和次黃嘌呤偶合添加工藝將低聚磷酸鹽和補救途徑的優(yōu)勢相結合,有效促進了cAMP合成與積累。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文秘咨詢

    中國生物工程

    • 預計1-3個月 預計審稿周期
    • 0.79 影響因子
    • 生物 快捷分類
    • 月刊 出版周期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生物技術發(fā)展中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滦南县| 惠安县| 南宫市| 会理县| 温州市| 泰来县| 建昌县| 永清县| 杭州市| 连云港市| 宾阳县| 通州市| 萨迦县| 柳林县| 达孜县| 乐陵市| 天门市| 天峨县| 达日县| 福安市| 沙湾县| 克山县| 正镶白旗| 鄄城县| 来安县| 乌拉特中旗| 桐庐县| 合山市| 五峰| 浠水县| 延川县| 卢湾区| 孟州市| 玛曲县| 甘南县| 科技| 永宁县| 澜沧| 哈密市| 青冈县| 湾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