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礦業工程 > 中國煤炭地質 > 自動礦物學新技術--BPMA技術及在煤中的應用 【正文】
摘要:工藝礦物學參數自動定量檢測技術的出現和應用,使工藝礦物學研究從傳統人工測試走向智能自動化測試、從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是工藝礦物學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最大成就。然而煤的礦物組成、解離特征、嵌布粒度等的定量化研究一直難以有效解決。利用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礦冶過程自動控制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藝礦物學自動分析儀(BPMA),結合掃描電鏡-能譜儀(SEM-EDS)分析,完成了原煤粉碎試樣的礦物組成及含量、主要礦物的嵌布特征、礦物解離度、連生程度、嵌布粒度等工藝礦物學特征的自動化定量測定。結果表明,除了炭質組分以外,該原煤試樣中還存在少量的方解石、高嶺石、伊利石、黃鐵礦、石英、正長石、磁黃鐵礦、綠泥石、磁鐵礦,微量的剛玉、磷灰石等礦物。此外,在試樣中還發現了微量的輝銀礦、自然銀等礦物。其中,炭質主要呈粗粒嵌布,黃鐵礦主要呈中粗粒和細粒兩端元粒級嵌布,高嶺石、方解石主要呈中-細粒嵌布,伊利石主要呈中粒偏細嵌布,石英主要呈細粒嵌布。試樣中炭質的單體解離度較低,不含雜質礦物的炭質顆粒較少,大部分炭質顆粒內部都包裹有方解石、高嶺石、伊利石、石英、黃鐵礦等微細粒礦物相。該研究將BPMA技術應用于原煤的工藝礦物學參數的自動化定量測定,為煤的工藝礦物學信息提取提供了一套操作簡單、結果可靠的分析方法,從而為煤的精細加工與資源利用提供一定的技術與理論借鑒。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