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畜牧與動物醫學 > 中國草地學報 > 放牧強度對青海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碳交換的影響 【正文】

    放牧強度對青海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碳交換的影響

    李紅琴; 張法偉; 毛紹娟; 祝景彬; 賀慧丹; 未亞西; 楊永勝; 李英年 洛陽師范學院; 河南洛陽471000;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物適應與進化重點實驗室; 青海西寧810001; 青海大學生態環境工程學院; 青海西寧810016
    • 放牧強度
    • 矮嵩草草甸
    • 生態系統co2凈交換
    • 生態系統呼吸

    摘要:以禁牧、輕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4種不同放牧強度的高寒矮嵩草草甸為研究對象,分別于2014年和2015年植物生長季5~9月,使用LI-6400便攜式光合儀和同化箱測定生態系統凈CO2交換(NEE)和生態系統呼吸(ER),并利用土壤溫濕度自動記錄儀測定土壤10cm處的溫度和體積含水率,以研究放牧強度對青海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碳交換的影響。結果表明:生長季5~9月,試驗地10cm土壤溫度的變化范圍在7.21~13.23℃,隨放牧強度增大而增大;體積含水率在19.68%~32.33%間波動,隨放牧強度增大而減小。高寒草甸NEE在生長季表現出明顯的"V"型變化,5月NEE最大,為1.43μmol CO2/m^2·s,此時草地仍處于碳排放狀態,7月最小(碳吸收速率最大),為-14.32μmolCO2/m^2·s,吸收強度表現出隨放牧強度增大而增大的趨勢;ER呈倒"V"型變化規律,7月最大,為12.15μmolCO2/m^2·s,放牧強度僅對7月的ER產生影響,其余月份4個樣地差異均不顯著。相關分析表明,NEE與土壤溫度和綠體生物量極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910和-0.559,與土壤濕度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559;ER與土壤溫度和綠體生物量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824和0.453,與土壤有機碳含量極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605,與土壤濕度、枯體生物量和全氮含量相關不顯著。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文秘咨詢

    中國草地學報

    • 預計1-3個月 預計審稿周期
    • 1.72 影響因子
    • 農業 快捷分類
    • 月刊 出版周期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主辦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中國草學會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富裕县| 大名县| 黑龙江省| 白河县| 济阳县| 金坛市| 洛川县| 罗山县| 江口县| 盐池县| 林芝县| 株洲县| 石狮市| 新泰市| 大姚县| 隆回县| 招远市| 高陵县| 隆尧县| 康马县| 遂昌县| 青浦区| 桓台县| 莒南县| 阆中市| 马山县| 金阳县| 东源县| 绥德县| 泰安市| 保康县| 抚宁县| 湖南省| 长治市| 岫岩| 泰和县| 玉门市| 邳州市| 清丰县| 上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