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基礎科學綜合 > 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 > 水分對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有機碳礦化的影響 【正文】

    水分對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有機碳礦化的影響

    許恩蘭; 林雪婷; 郭劍芬 福建師范大學濕潤亞熱帶生態地理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福州350007; 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福州350007
    • 土壤水分
    • 海拔
    • 土壤類型
    • 有機碳礦化

    摘要:在室內3種水分梯度(25%、50%、75%WHC,WHC即土壤持水量)下恒溫培養35天,比較分析了武夷山3種海拔表層土壤(紅壤、黃壤和山地草甸土)的有機碳礦化動態、水分敏感性和潛在礦化能力的差異。結果表明:在土壤有機碳礦化前期(0~14天),各處理土壤的有礦化速率較高且變化明顯,后期礦化速率變化趨于平緩。土壤累積碳礦化量隨培養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增幅表現前期快后期慢。在(0~35天)培養期間,3種土壤有機碳礦化速率、累積礦化量和礦化率整體呈現隨著水分增加而上升的趨勢。采用線性方程擬合不同海拔土壤有機碳礦化速率與土壤水分之間的關系,發現土壤有機碳礦化水分敏感性(K)隨著海拔升高而增強,山地草甸土對水分變化的敏感性高于紅壤和黃壤。運用一級動力學方程擬合不同海拔土壤有機碳礦化動態,表現出土壤有機碳潛在礦化量和潛在礦化速率均呈現隨著水分增加而增大的趨勢,但不同土壤中存在差異。高海拔土壤潛在礦化作用普遍強于低海拔,說明了在未來氣候變化情況下,高海拔地區有機碳比低海拔地區不穩定,其礦化過程更易受到土壤水分變化的影響。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侯马市| 揭阳市| 广元市| 江达县| 彰武县| 安宁市| 北安市| 呼玛县| 富裕县| 镇远县| 天祝| 呼图壁县| 中江县| 阿尔山市| 伽师县| 左权县| 淮北市| 江油市| 尚义县| 杭州市| 建宁县| 谷城县| 建湖县| 江山市| 金门县| 潼关县| 龙里县| 岚皋县| 明光市| 太白县| 普兰店市| 中超| 禹州市| 米泉市| 龙门县| 高要市| 台东县| 拜城县| 普兰店市| 浑源县|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