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哲學與人文科學 > 文史哲綜合 > 文史哲 > 面子與里子:明洪武時期中日“倭寇外交”考論 【正文】
摘要:縱觀明初中日外交,倭寇所引起的海防安全問題始終是影響兩國關系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明政府幾乎每次遣使都會提及倭寇問題并在國書中明確要求日本禁倭,另一方面日本雖然多次呈貢厚禮并送還一些被虜人,卻一直不能全面出擊平息倭寇,致使倭寇連年屢犯中國沿海,給海疆安全帶來極大威脅。雙方在禁倭問題上不能達成默契,導致明太祖對倭寇外交失望之極,最終決定與日本斷絕外交關系,轉而重點加強防倭軍事力量以維護國防安全。明初中日關系不僅有封貢與朝貢,也有沖突、敵對甚至絕交,雙方之間復雜曲折的外交關系是理解古代東亞國際秩序多樣性和動態性的一個極佳范本,它使我們認識到在中國與鄰邦交往中,朝貢禮儀只是表面虛像,而國防安全才是實質內容,是影響兩國外交最深層次的核心要素。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