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哲學與人文科學 > 外國語言文字 > 外語研究 > 死亡話語類型與社會變遷探索 【正文】
摘要:本文嘗試從社會建構主義的視角,探索中國語境的死亡話語類型及其與社會變遷的關系。首先,文章嘗試對死亡話語的類型做一界定,參考Matthiessen(2015)的語域制圖法和Searle(1976)的言語行為分類,從靜態(時間截面)視角對死亡相關的基礎話語類別根據其功能做出概括,分為三層:第一層是話語的八種基本通用功能:描述、重構、表達、實施、指示、建議、評鑒、闡述;第二層是這些通用功能的子類(例如"描述"中有事件的"報告"和故事的"講述");第三層是有關死亡的具體語類舉例,例如"報告"中的"訃告"和"講述"中的"回憶錄"。接下來,文章嘗試從動態視角(Fairclough 1992),揭示社會情境和語言形式之間"實現"和"建構"的相互關系;二者的互動是社會變遷的重要構成。最后簡要介紹近年來的相關研究,并對未來研究做出展望和建議。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