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I > 中國政治與國際政治 > 臺灣研究集刊 > 時間可以改變臺灣青年對大陸學生的偏見嗎?——兩岸青年學生群際接觸的理論探索與實證研究 【正文】

    時間可以改變臺灣青年對大陸學生的偏見嗎?——兩岸青年學生群際接觸的理論探索與實證研究

    段哲哲; 馬冀; 鄭振清 深圳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 廣東深圳518128; 臺灣政治大學教育學院; 臺灣臺北11605;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北京100084; 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 北京100084
    • 臺灣青年
    • 群體偏見
    • 群際接觸
    • 群體認知態(tài)度
    • 陸生

    摘要:自2011年臺灣地區(qū)向大陸學生開放“學位生”赴臺高校就讀以來包括學位生、研修生在內(nèi)的大陸學生(陸生)赴臺求學的人數(shù)大幅增加在復雜的兩岸關系背景下直接和陸生發(fā)生群際接觸的臺灣青年如何看待陸生既是海峽兩岸關系的新問題也是社會心理學和群際研究的有價值問題群際接觸理論認為群際接觸對認知態(tài)度的正向效應需要四個條件:平等地位、共同目標、群際合作以及制度支持受兩岸歷史遺留問題和臺灣當局的政策限制赴臺陸生與臺灣青年的群際接觸缺乏制度支持條件因此產(chǎn)生的群際關系認知態(tài)度很值得探討本文利用臺灣地區(qū)網(wǎng)絡調(diào)查問卷數(shù)據(jù)對臺灣青年與陸生群際接觸的效果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第一在兩岸關系背景下臺灣青年的群體偏見對陸生的群際認知態(tài)度有負向影響效應第二臺灣青年對陸生的初始印象會對他們的“統(tǒng)獨”傾向產(chǎn)生中介效應進而對群際認知產(chǎn)生顯著影響第三兩岸學生接觸的時間長短對群際認知態(tài)度有顯著影響出現(xiàn)非線性的 U 型調(diào)節(jié)效應亦即超過一定閾值的接觸時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臺灣青年對大陸學生的認知偏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文秘咨詢

    臺灣研究集刊

    • 預計1-3個月 預計審稿周期
    • 0.64 影響因子
    • 政治 快捷分類
    • 雙月刊 出版周期

    主管單位:廈門大學;主辦單位: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穗县| 双辽市| 达日县| 肃北| 温泉县| 阳城县| 南华县| 桃园市| 昭通市| 冕宁县| 前郭尔| 昂仁县| 璧山县| 綦江县| 马关县| 岚皋县| 砀山县| 涟源市| 荥阳市| 喀什市| 璧山县| 浦北县| 鲁甸县| 华容县| 罗源县| 炎陵县| 吴川市| 亚东县| 岳阳县| 奈曼旗| 莱西市| 白朗县| 广西| 玉山县| 来凤县| 囊谦县| 新乐市| 凤台县| 桐庐县| 铜山县| 临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