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石油天然氣工業 > 石油實驗地質 > 32~10.5 Ma古韓江三角洲沉積演化與控制因素 【正文】

    32~10.5 Ma古韓江三角洲沉積演化與控制因素

    劉辰生; 侯文鋒; 邱爭科; 王濤; 張向濤; 汪旭東 有色金屬成礦預測與地質環境監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南大學); 長沙410083; 有色資源與地質災害探查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長沙410083; 中南大學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 長沙410083;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廠; 新疆克拉瑪依834009; 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 廣東深圳518054
    • 物源
    • 海平面變化
    • 珠江三角洲
    • 古韓江三角洲
    • 珠海組

    摘要:近年來,古韓江三角洲已成為我國南海油氣勘探的熱點,對其開展沉積演化分析有助于評價珠江口盆地油氣資源潛力,預測有利勘探區塊。依據巖心、測井、鉆井和地震資料,分析陸豐—韓江凹陷區32~10.5Ma沉積相類型和古韓江三角洲演化。韓江—陸豐凹陷古韓江三角洲相可劃分為三角洲平原、前緣和前三角洲亞相。古韓江三角洲演化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漸新統珠海組至中新統珠江組沉積期,古韓江三角洲沉積物粒度粗,三角洲延伸遠,主要分布在陸豐凹陷;第二階段,中新統韓江組下段沉積期,隨著海平面上升,古韓江三角洲逐漸向物源區退縮,陸豐和韓江地區以碳酸鹽巖臺地相和淺海陸棚相為主,海平面在韓江組下段沉積時期達到最大,古韓江三角洲面積達到最小;第三階段,韓江組上段沉積期,隨著海平面下降,古韓江三角洲又開始向盆地推進。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阳市| 弋阳县| 明星| 惠水县| 东港市| 宜黄县| 凤凰县| 中江县| 深水埗区| 舒兰市| 嵊泗县| 曲周县| 大同市| 洛川县| 云和县| 锡林浩特市| 义乌市| 龙陵县| 琼中| 曲阳县| 廊坊市| 水富县| 舟山市| 乌拉特中旗| 水城县| 鄂州市| 石屏县| 柳江县| 正宁县| 汶川县| 宜章县| 应用必备| 定西市| 多伦县| 昆山市| 若尔盖县| 秭归县| 梧州市| 申扎县| 织金县| 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