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農業綜合 > 沈陽農業大學學報 > 遼寧地區一次大范圍霾天氣過程成因分析 【正文】

    遼寧地區一次大范圍霾天氣過程成因分析

    李琳; 高西寧; 蘇航 沈陽農業大學農學院; 沈陽110161; 遼寧省氣象裝備保障中心; 沈陽110166; 沈陽中心氣象臺; 沈陽110166
    • 秸稈焚燒
    • 氣象條件
    • 后向軌跡

    摘要:霾天氣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天氣現象,遼寧省近幾年霾天氣現象時有發生,造成空氣污染程度日益加重,大氣能見度水平越來越差,加強對霾天氣形成發展機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為研究遼寧地區霾污染天氣的成因,以2015年11月6~10日遼寧地區發生的一次大范圍霾天氣過程為例,綜合利用環境監測數據、衛星遙感監測資料、常規氣象觀測資料和探空資料,結合HYSPLIT4模型后向軌跡模式,分析此次大范圍霾天氣過程中的污染來源、污染氣體的輸送方向和路徑、環境和氣象要素的變化以及霾天氣的形成發展機制。分析結果表明:黑龍江、吉林地區大范圍秸稈焚燒產生的氣體污染物(CO、NO2)和顆粒物(PM2.5、PM10)是本次遼寧地區霾天氣過程的主要污染來源,后向軌跡分析表明污染物在偏北風作用下吹向遼寧地區。霾天氣發生期間,遼寧地區受弱高空槽控制、近地面存在深厚逆溫層、地面受穩定低壓天氣系統控制、大氣層結穩定、近地面風速小,維持在2m·s^-1、相對濕度大,使污染物垂直和水平擴散能力受到抑制,污染物在遼寧地區不斷積聚。加上遼寧地區大范圍弱降水過程使空氣濕度變大,相對濕度保持在80%以上,污染物吸濕增長,加重了空氣污染程度。同時,對霾天氣期間6種污染物和3種氣象要素與能見度的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顆粒污染物(PM2.5、PM10)和氣體污染物(CO、NO2)濃度與能見度呈現顯著相關,在氣象要素中,相對濕度與能見度相關性最高。說明顆粒物濃度升高、相對濕度增大是導致此次大范圍重霾污染過程能見度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文秘咨詢

    沈陽農業大學學報

    • 預計1-3個月 預計審稿周期
    • 1.84 影響因子
    • 農業 快捷分類
    • 雙月刊 出版周期

    主管單位:遼寧省教育廳;主辦單位:沈陽農業大學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扎县| 拜泉县| 东光县| 布尔津县| 浠水县| 芜湖县| 龙陵县| 乐业县| 加查县| 嘉义县| 合山市| 个旧市| 阿巴嘎旗| 贵阳市| 从江县| 金昌市| 永济市| 施甸县| 金沙县| 临澧县| 舒城县| 德昌县| 盐津县| 土默特右旗| 瑞昌市| 千阳县| 神池县| 安吉县| 宜丰县| 博爱县| 阳信县| 开封县| 龙岩市| 龙川县| 平南县| 桑植县| 宜城市| 报价| 新建县| 健康| 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