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哲學與人文科學 > 中國古代史 > 歷史文獻研究 > 從“方知”到“真能”——朱子對曾子窮理處事之學的詮釋 【正文】

    從“方知”到“真能”——朱子對曾子窮理處事之學的詮釋

    陳榮開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 德性主體
    • 充量推廣
    • 圓滿落實
    • 窮理處事
    • 具體出發

    摘要:智識的探求與實踐,對於德性主體(在儒家而言,就是上天所賦與的仁、義、禮、智的天性)的自我實現,究竟有何意義?對於這個問題,朱子本人又持何種看法?是否如一般所言,他視智識爲自外而至的道德規範、實踐爲將此規範來約制自己?倘若如是,智識與德性主體,在朱子工夫論的體系當中,便成截然二分,兩者之間並無有機的聯繫,而前者對於後者,非但無所助益其成長,甚或根本否認其實存。本文即以此爲問題意識,篇分七節,前三節集中於朱子對《孟子·公孫丑上》“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章與《告子上》“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章的詮釋,主要論證其並未持上述看法,反之,實以智識的探求與實踐爲德性主體最終得以充量推廣與圓滿落實所必不可少的導引與助力。至於後四節,則更以朱子對《論語·里仁》所載曾子的默契“一貫”的解釋爲具體例子,除了細緻整理其對曾子窮理處事之學的各種特點的看法,還進而指出曾子“隨事精察而力行之”的學問,在朱子的心目之中,正是德性主體得以徹底明盡與充分體現的方法與步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文秘咨詢

    歷史文獻研究

    • 預計1-3個月 預計審稿周期
    • 歷史 快捷分類
    • 半年刊 出版周期

    主管單位: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主辦單位: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市| 延长县| 洛川县| 赤峰市| 玉树县| 义乌市| 随州市| 临桂县| 正安县| 灵武市| 巫溪县| 临泉县| 达拉特旗| 额尔古纳市| 仙游县| 察雅县| 洮南市| 丰县| 武川县| 阳朔县| 白河县| 丽江市| 河东区| 阿鲁科尔沁旗| 江安县| 青冈县| 民乐县| 遂溪县| 哈巴河县| 长治市| 滁州市| 五台县| 门源| 海盐县| 涪陵区| 邵东县| 陇西县| 临漳县| 龙游县| 保定市| 贵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