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礦業工程 > 礦床地質 > 大興安嶺南段毛登-小孤山錫多金屬礦田年代學、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正文】

    大興安嶺南段毛登-小孤山錫多金屬礦田年代學、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郭碩; 何鵬; 張學斌; 崔玉榮; 張天福; 張闊; 來林; 劉傳寶 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 天津300170; 天津市地質調查研究院; 天津300191; 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 內蒙古赤峰024005
    • 地球化學
    • 中生代
    • 大興安嶺南段

    摘要:毛登-小孤山錫多金屬礦田位于大興安嶺南段成礦帶。文章通過對該礦田的鋯石和錫石進行LA-(MC)-ICP-MS原位U-Pb測年,及對與成礦關系密切的斑狀花崗巖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的研究,揭示了該礦田的成礦時限及成礦地質背景。斑狀花崗巖的鋯石206Pb/238U加權平均年齡為(132.19±0.77)Ma,錫石207Pb/206Pb-238U/206Pb諧和年齡為(140±20)Ma,表明該礦田的巖漿-成礦作用發生在早白堊世。毛登-小孤山礦田中的斑狀花崗巖具有較高的w(SiO2)(70.4%~71.0%),富K2O(4.93%~5.27%),高10000Ga/Al比值(3.10~4.06),Fe相對Mg較為富集,強烈虧損Sr、Ba、Ti和P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曲線呈右傾,Eu負異常明顯,δEu為0.31~0.40,上述特征與A型花崗巖一致。結合區域地質特征、成巖成礦年代學、巖石地球化學結果,表明與大興安嶺南段錫多金屬礦相關的花崗巖形成于早白堊世(145~120Ma)的伸展背景下,為軟流圈上涌導致含有大量幔源成分的錫林浩特古陸塊部分熔融所形成。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文秘咨詢

    礦床地質

    • 預計1-3個月 預計審稿周期
    • 1.39 影響因子
    • 工業 快捷分類
    • 雙月刊 出版周期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單位: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兰县| 阿克苏市| 德江县| 平塘县| 大悟县| 南阳市| 蓬溪县| 仪陇县| 兴海县| 西平县| 郯城县| 昌图县| 红原县| 卢氏县| 灵山县| 哈尔滨市| 高雄市| 尚义县| 延川县| 禄丰县| 嘉峪关市| 轮台县| 丰城市| 锡林浩特市| 佛学| 林芝县| 巨野县| 常熟市| 昭觉县| 和顺县| 会同县| 海晏县| 运城市| 济阳县| 福建省| 凤山县| 呼图壁县| 孝义市| 舟曲县| 西峡县| 木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