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yè)科技 > 農業(yè)綜合 > 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 > 甘蔗-綠豆間作壓青還田和施氮水平對甘蔗性狀的影響 【正文】

    甘蔗-綠豆間作壓青還田和施氮水平對甘蔗性狀的影響

    蘇利榮; 何鐵光; 蘇天明; 李琴; 秦芳; 李楊瑞 廣西大學農學院/亞熱帶農業(yè)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廣西南寧530004; 廣西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研究所; 廣西南寧530007; 廣西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中心/農業(yè)部廣西甘蔗生物技術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廣西甘蔗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 廣西南寧530007
    • 甘蔗
    • 綠豆
    • 間作
    • 施氮水平
    • 生長

    摘要:【目的】探討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綠豆Vigna radiata 間作和不同施氮水平對甘蔗生長、產量及氮素營養(yǎng)的影響,為甘蔗合理間作提供參考依據。【方法】試驗設計3 種種植方式(綠豆單作、甘蔗單作、甘蔗–綠豆間作壓青還田)和3 個施氮水平(不施氮、減量施氮、常規(guī)施氮),測定甘蔗不同時期的生長性狀。【結果】種植方式和施氮水平都顯著影響甘蔗的分蘗數(shù)、干物質量、氮素吸收量、有效莖數(shù)和蔗莖產量;種植方式顯著影響甘蔗的出苗數(shù);施氮水平×種植方式顯著影響甘蔗的有效莖數(shù)、成莖率、收獲期干物質量和氮素吸收量。與甘蔗單作處理相比,間作處理使甘蔗出苗數(shù)和分蘗數(shù)分別降低了9.61%~10.52%和10.30%~11.05%,使有效莖數(shù)、干物質量、氮素吸收量和蔗莖產量分別提高了0.15%~14.28%、14.28%~34.76%、24.00%~29.58%和15.88%~20.16%。對于間作處理,甘蔗生長80 d 的土地當量比為1.47~1.53,甘蔗收獲期的土地當量比為1.76~1.94,甘蔗的競爭能力大于綠豆。與常規(guī)施氮的單作甘蔗相比,減量施氮的間作處理不會降低甘蔗的蔗莖產量和土壤氮素營養(yǎng)。【結論】甘蔗–綠豆間作處理能提高土地當量比和土壤氮含量,促進甘蔗生長,提高甘蔗產量和氮素吸收。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海县| 峡江县| 湖北省| 溧水县| 疏附县| 吉隆县| 岫岩| 宁津县| 陆川县| 花垣县| 贞丰县| 察雅县| 莱州市| 盐津县| 安乡县| 皋兰县| 台中市| 吴桥县| 隆尧县| 洛阳市| 司法| 栖霞市| 彰化县| 读书| 务川| 徐汇区| 禄劝| 祁连县| 新蔡县| 秦皇岛市| 什邡市| 临西县| 罗田县| 安岳县| 崇明县| 梨树县| 大竹县| 河源市| 安化县| 太仆寺旗| 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