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礦業(yè)工程 > 黃金科學技術 > 吉林蛟河愛林金礦成礦地質特征及礦床成因探討 【正文】

    吉林蛟河愛林金礦成礦地質特征及礦床成因探討

    王存柱; 陳桂虎; 李清泉; 王文寶; 陳景文; 崔雪文 中國地質調查局牡丹江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 黑龍江牡丹江157021; 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 吉林長春130026
    • 成礦地質特征
    • 礦床成因
    • 流體包裹體
    • 氫氧同位素
    • 愛林金礦

    摘要:通過開展詳細的室內外研究,對吉林蛟河愛林金礦床成礦地質特征及礦床成因進行了探討。野外調查發(fā)現(xiàn),礦體呈脈狀產(chǎn)于范家屯組粉砂質板巖中的斷裂蝕變帶中,受NE向斷裂控制。流體包裹體測試結果表明:愛林金礦床成礦期流體均一溫度為240~400℃,成礦深度為0.64~1.60km。氫氧同位素測試結果顯示,成礦流體δ^18O變化范圍為5.40‰~6.86‰,δD變化范圍為-103.1‰~-100.0‰,表明成礦流體具有巖漿水與古大氣降水混合的特征。綜合區(qū)域地質特征、礦體產(chǎn)出狀態(tài)和實驗分析,認為該礦床屬于受斷裂控制的淺成中—高溫熱液型礦床,其形成與花崗巖的侵入密切相關,推測該礦床成礦時代為燕山早期,形成于古亞洲洋閉合碰撞向太平洋板塊俯沖的構造轉換期環(huán)境。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习水县| 德州市| 三台县| 辽中县| 永昌县| 美姑县| 麻栗坡县| 凤台县| 永定县| 安陆市| 休宁县| 左权县| 永丰县| 正安县| 静海县| 万宁市| 鞍山市| 永川市| 双牌县| 若羌县| 平乐县| 永顺县| 紫阳县| 那曲县| 万年县| 定边县| 文登市| 承德市| 阿尔山市| 石台县| 罗城| 自贡市| 苍梧县| 马边| 普兰店市| 夏河县| 星子县| 江达县| 盈江县| 方山县| 舒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