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6),但是僅僅只是了解其原因為接觸疲勞,...。" >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金屬學及金屬工藝 > 哈爾濱軸承 > 輪轂軸承接觸疲勞下的相變研究 【正文】
摘要:AISI 52100(美國鋼號,相當于中國的GCr15鋼)的次表層微觀組織的變化,例如黑色腐蝕區域(DER)一般都是由于接觸疲勞產生的。一般的黑色腐蝕區域出現在較高的循環次數下(>100×10^6),但是僅僅只是了解其原因為接觸疲勞,并不能很好地說明DER的產生機理以及軸承失效原因。針對上述情況,本文重點研究通過微觀組織的變化來評價整體淬火的AISI 52100的內圈的DER區域,并且經過不同的載荷及應力圈數的試驗,同時采用光學顯微鏡、掃描電鏡、顯微硬度以及X射線應力儀來綜合表征其微觀組織。結果表明,硬度及硬化層深度的變化可以定性地解釋載荷大小與應力圈數;殘余奧氏體的減少在推斷其載荷和微觀組織變化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判別依據的作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