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地球物理學 > 冰川凍土 > 基于日值SPEI的青藏高原干旱演變特征 【正文】

    基于日值SPEI的青藏高原干旱演變特征

    梁晶晶; 張勃; 馬彬; 魏懷東; 張佳琦; 馬尚謙 西北師范大學地理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 甘肅蘭州730070;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 甘肅蘭州730070
    • spei
    • 干旱
    • 時空變化
    • 青藏高原

    摘要:利用1980-2014年青藏高原74個臺站的氣象資料,通過Penman-Monteith公式計算了蒸散發(fā)及標準化降水蒸散指數(shù)(SPEI),并采用M-K趨勢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高原干旱變化的時空分布特征及變化趨勢。結(jié)果表明,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計算潛在蒸散發(fā)的逐日SPEI指數(shù)能夠很好地反映青藏高原干旱特征。1980年以來青藏高原SPEI值總體呈上升趨勢,即偏于濕潤,干旱強度有所降低。高原近35年的干旱演變具有明顯的年代際差異,20世紀90年代之前干旱較為嚴重。小波分析結(jié)果表明高原干旱的發(fā)生存在2~4a的振蕩周期,在2~4a的時間尺度上總體表現(xiàn)出干-濕周期變化。在整體小波變化周期中,1983-1997年雖然出現(xiàn)了干旱嚴重區(qū)間,但在1997年以后高原總體上呈現(xiàn)濕潤趨勢,3.7a的主周期并沒有影響整體變濕的趨勢,且三種指標的3.7a振蕩主周期均通過了95%的紅噪聲檢驗。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特克斯县| 砀山县| 信阳市| 清水河县| 长宁县| 高阳县| 巴林左旗| 栾城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三亚市| 双流县| 揭阳市| 灵石县| 屏东市| 河源市| 四子王旗| 德阳市| 江阴市| 宝山区| 永新县| 永嘉县| 河津市| 乌什县| 黔南| 沂南县| 康平县| 三门峡市| 萝北县| 旅游| 浠水县| 临桂县| 永济市| 增城市| 睢宁县| 盐源县| 崇州市| 长沙县| 宁安市| 罗山县| 灵丘县|